用于曳引轮电梯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7022961发布日期:2024-02-09 13:1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用于曳引轮电梯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通用术语的用于曳引轮电梯的悬挂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6的通用术语的这种悬挂装置的用途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的通用术语的具有这种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电梯。


背景技术:

1、电梯轿厢沿电梯竖井的升降通常借助诸如绳或带的被驱动的悬挂装置来实现,特别是当必须克服大的落差时。为了减小运行相应悬挂装置电梯所需的驱动力矩,悬挂装置通常根据滑轮组原理借助导向轮被转向多次。这允许使用更容易地集成到电梯竖井中的小型高速驱动电机。

2、为了进一步减小电梯竖井中所需的安装空间,也越来越多地将扁平带用作悬挂装置来代替钢丝绳。这是因为扁平带的使用通常允许曳引轮的和导向轮的直径因扁平带的几何形状及其材料而被进一步缩小。

3、扁平带通常具有矩形横截面。在电梯运行时,矩形横截面的两个长边之一沿导向轮和/或曳引滑轮行进,使得导向轮沿悬挂装置的这一侧滚动。横截面的垂直于长边的两个短边通常比代替扁平带用作悬挂装置的钢丝缆的直径短得多。另外,扁平带通常不是由钢制成,或者至少不是主要由钢制成,而以缆绳为悬挂装置时却是如此。相反,扁平带通常至少主要由聚氨酯塑料制成。这两种情况意味着扁平带在导向轮或曳引轮的旋转方向上比钢丝绳具有明显更大的灵活性。当悬挂装置被转向180°时(一般沿曳引轮外周面就是如此),用扁平带能实现的半径显著小于钢丝绳时的情况。结果,可以使用明显更小的导向轮和曳引轮。就可用安装空间而言,它们又可以被更容易地集成到电梯竖井中。

4、在扁平带内确实通常有几根钢丝绳,否则塑料制成的扁平带将不能承受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拉力。但这些钢丝绳的直径比代替扁平带被用作悬挂装置的钢丝绳小许多倍。因此对于相同的转向角度,安装在扁平带内的钢丝绳能达成比代替轿厢带所用的钢丝绳小许多倍的半径。

5、现有技术

6、为了确保扁平带在放带过程中不能从曳引轮或导向轮滑脱或与任何侧向限位件碰撞并造成过度磨损,扁平带必须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被对中。为此通常使用具有凸形弯曲的回转表面的曳引轮和导向轮。图1和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种导向轮4(或曳引轮4)以及在其上运行的扁平带1。在这里能看到带运行表面5是凸形弯曲的。扁平带1如此位于带运行表面5上,即,如果它是完全刚性的,则它将形成相对于带运行表面5顶点的切线。但由于其有弹性,扁平带1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带运行表面5的走向。由于扁平带1在工作过程中在多个导向轮4(和至少一个曳引轮4)之间被张紧,故拉力在导向轮4处作用于扁平带。于是,这些拉力确保扁平带1不在限定带运行表面5的多个侧壁6之一的方向上移动,而是在凸形带运行表面5的顶点区域内保持对中。

7、但如有限元分析所示,这种对中也有一些缺点。由于布置在带主体材料3中的在此被设计为钢丝绳且因此与带主体材料相比相对无弹性的曳引装置股线2,扁平带1呈现出一定刚度。这有如下效果,即,扁平带1在其在垂直于导向轮4的侧壁6的方向上延伸的整个宽度上不贴靠凸形的带运行表面5。因而,这又造成由导向轮4施加在扁平带1上的拉力无法产生沿扁平带1宽度的恒定拉伸曲线。相反,在扁平带1的中心有最大拉伸应力,该中心居中位于凸形带运行表面的顶点上方,最大拉伸应力朝向扁平带1边缘减小。这如图2的箭头所示。

8、因此,扁平带1内设置用于承受拉力的钢丝绳2被施以不同的载荷。在中心区域内的钢丝绳2承受最大拉伸应力,而外侧钢丝绳2承受小得多的应力。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暴露在最大拉伸应力作用下的钢丝绳2(在相同规格尺寸下)具有明显短于外侧钢丝绳2的使用寿命。一旦其中一根钢丝绳2超出其使用寿命,则必须更换整个扁平带1。因此,所述问题导致扁平带使用寿命相对短。原则上可以想到的是使扁平带在带主体材料3的中心区域内比在边缘区域内的钢丝绳2更厚或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但这将会导致扁平带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9、发明任务

10、鉴于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使用寿命延长的扁平带状悬挂装置。

11、发明凯发k8ag旗舰厅真人平台的解决方案

12、上述问题的凯发k8ag旗舰厅真人平台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种具有本发明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电梯来提供,轿厢自悬挂装置悬吊并被升降。悬挂装置电梯包括被设计为曳引轮的导向轮并优选包括至少另一个导向轮。电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向轮以其凸形护套接触该悬挂装置。导向轮的护套具有如此设计的曲率,即,比之居中或靠近中心所包封的曳引装置股线,靠近侧壁被包封在扁平带中的曳引装置股线倾向于承受不太重的载荷。

13、由于导向轮的凸形护套表面或凸形带运行表面,曳引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在带运行表面上被对中,如上所述。由于扁平带中在带中心区域中(在b/2处)相互间隔开的曳引装置股线的距离小于在靠近侧壁的扁平带区域中,故在扁平带中出现的拉伸应力更好地分布在各曳引装置股线上。这延长悬挂装置使用寿命并减小操作电梯所需的维护工作量。

14、轿厢自悬挂装置“悬吊”的事实可能意味着悬挂装置在一端被刚性连接到轿厢,即,轿厢确实悬吊于悬挂装置。然而,这一事实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轮被附接到电梯轿厢,该导向轮沿由悬挂装置形成的环圈滚动。任何情况下,轿厢被如此附接到悬挂装置,即,通过曳引轮驱动悬挂装置来升降该轿厢。

1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悬挂装置不意味着单个悬挂装置,而是优选四个呈扁平带形式的悬挂装置,这些扁平带彼此平行并且侧挨着或至少彼此接近。因此,“一个”一词不是作为数词来用,而是仅作泛指之用。

16、发明优选实施方式

17、本发明能够以多种方式来设计以进一步改善其有效性或有用性。

18、例如特别优选的是,两个中心曳引装置股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有其它配对的曳引装置股线之间的距离。

19、在带中心区域、即在b/2处,由于曳引件借助已描述的凸形带运行表面被对中的形式而产生最大拉伸应力。由于在曳引装置股线之间的距离在此最小,故在此区域获得最大曳引装置股线密度。因此,在曳引装置股线中出现的拉伸力被减小。

20、由于悬挂装置的对中,有利的是曳引装置股线总是成对布置。这导致拉伸力在沿扁平带宽度b布置的曳引装置股线上对称分布。

21、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三个中心曳引装置股线形成两个曳引装置股线对。这两对曳引装置股线的距离小于所有其它配对的曳引装置股线的距离。

22、理想地,其中一个曳引装置股线精确布置在扁平带的中心,另外两个曳引装置股线对称布置在第一曳引装置股线的左右两侧。

23、这确保在扁平带中心、即在最大拉伸应力区域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曳引装置股线密度。

24、而且在与扁平带中心相邻的也承受高拉伸应力的区域中,通过两对曳引装置股线获得拉伸应力在曳引装置股线上的良好分布,与其它配对的曳引装置股线相比,这两对曳引装置股线的间隔距离短。

25、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沿扁平带纵轴线l的方向上在左右两侧与中心曳引装置股线相邻的两个曳引装置股线均与中心曳引装置股线的其中一个曳引装置股线形成曳引装置股线对。每个形成这种曳引装置股线对的曳引装置股线彼此的间隔比中心曳引装置股线更远。此外,形成这种曳引装置股线对的曳引装置股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左右两侧横向邻接它们的曳引装置股线之间的距离。

26、因此,曳引装置股线的密度从扁平带边缘区朝向扁平带纵轴线l逐渐增大。故大多数中心曳引装置股线设置在最大拉伸应力区域中。出现在曳引装置股线中的拉伸力差异于是被减小。

27、可以想到中心曳引装置股线是三个曳引装置股线,其中一个精确布置在b/2处,另外两个对称布置在其左右两侧。但同样可以想到“中心”曳引装置股线是布置在扁平带纵轴线的左右两侧的仅两个曳引装置股线。

28、扁平带的纵轴线是扁平带的延伸经过b/2和d/2并平行于各曳引装置股线纵轴线的轴线。

29、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曳引装置股线至少部分是绳,优选是金属丝绳。更优选地,曳引装置股线主要是绳,优选是金属丝绳。理想地,曳引装置股线甚至完全是绳,最好是金属丝绳。

30、在使用金属丝绳作为曳引装置股线情况下,绳优选为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由多个单独钢丝股线形成。

31、为此,单独钢丝股线分别被编织在一起而形成钢丝绳。还可以想到在一根绳中使用不同类型的金属丝,从而融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可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曳引装置股线的所需抗拉强度,同时获得足够的柔韧性。

32、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轮和分配给它的悬挂装置优选如此彼此匹配,即,当所述悬挂装置循环经过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轮时在所述一个或多个中心曳引装置股线与最靠近所述侧壁的所述两个曳引装置股线中的每一股线之间出现的应力差小于35%。更优选地,应力差小于25%。

33、悬挂装置或曳引装置股线的设计必须基于承受最高载荷的曳引装置股线。如果扁平带中心区域(b/2处)的曳引装置股线的载荷不再比在边缘区的曳引装置股线大许多倍,则荷载不太重的曳引装置股线不必再设计成过大尺寸。这对悬挂装置制造成本具有积极影响。

34、理想地,所述至少一个导向轮在其护套上具有比悬挂装置宽度更宽的带运行表面。

35、这允许与导向轮边缘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降低悬挂装置从导向轮上滑脱或与导向轮的下述部分碰撞的风险,所述部分限制导向轮的带运行表面。

36、附图列表

37、图1-2示出在操作安装状态中的已知现有技术的悬挂装置以及导向轮。

38、图3以横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悬挂装置。

39、图4示出处于操作安装状态中的根据本发明的悬挂装置以及导向轮。

40、图5示出曳引装置股线的结构。

41、优选设计方案

42、本发明的操作参照图3-5来举例说明。

43、图3示出扁平带1的横截面,它清楚说明其结构。扁平带1由带主体材料3和设置在带主体材料3内的六个曳引装置股线2组成。曳引装置股线2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钢丝绳。带主体材料3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聚氨酯。曳引装置股线2用于吸收在扁平带1运行期间产生的拉伸应力,而带主体材料3用于确保在导向轮4和扁平带1之间或在驱动轮和扁平带1之间的充分静摩擦。各曳引装置股线2的直径约为带主体材料3厚度d的60%,该厚度对应于带主体材料3的矩形横截面的短边。

44、曳引装置股线2未均匀布置在扁平带1的宽度b上,该宽度对应于带主体材料3的长边。曳引装置股线2确实关于延伸经过带主体材料3的一半宽度b的虚拟平面呈镜像对称布置。但是,各曳引装置股线2之间距离从布置在带主体材料3中心的曳引装置股线2开始朝着布置在带主体材料3边缘的曳引装置股线2增大。两个中心曳引装置股线2之间距离小于其各自半径。距与这两个中心曳引装置股线2相邻的每个曳引装置股线2已经有一段距离,该距离大致对应于各曳引装置股线2的直径。相反,在邻近中心曳引装置股线2的曳引装置股线2与其所邻近的相应(近侧壁)曳引装置股线2之间有一个距离,该距离大约对应于各曳引装置股线2的直径的两倍。在前述近侧壁的曳引装置股线2与带主体材料3的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分别约为单独曳引装置股线2的直径的一半。

45、各曳引装置股线2的纵轴线都位于延伸经过带主体材料3的厚度d的一半且与带主体材料3的短边正交的一条假想线上。

46、由于曳引装置股线2的所述布置,在各曳引装置股线2上获得相对均匀的应力分布。这在图4中被示出。在那里可以看到扁平带1以及导向轮4。扁平带1如此与导向轮4的带运动表面5接触,即,扁平带1在导向轮4周向上的运动导致导向轮4的旋转运动。为了确保扁平带1在运行期间不在导向轮4的侧壁6方向上位移,扁平带1在导向轮4上被对中。为此,带运行表面5呈凸形弯曲。扁平带1于是能如此安装在导向轮4上,即,带运行表面5的凸曲顶点正好在扁平带1中心下方。于是,扁平带1的对称结构与在工作过程中作用于扁平带1的张力结合地确保所需对中。由于在扁平带1的边缘区域中的曳引装置股线2之间有较大距离,故一方面确保扁平带1不太硬并且更好地抵靠凸形弯曲的带运行表面5。另外,在扁平带1的中心区域内的曳引装置股线2之间的小距离确保在该区域中出现的最大拉伸应力分布在尽量多的曳引装置股线2上。由于在扁平带1边缘区域中有较少的曳引装置股线2、但拉伸应力也较低,故扁平带1的各曳引装置股线2整体上承受更均匀的载荷。作用于各曳引装置股线2的拉伸应力通过图4中的箭头被示意性示出。

47、可以从图5中理解单独曳引装置股线2的结构。这表明各曳引装置股线2不是由实心材料制成,而是由大量彼此交织的细钢丝7形成。

48、附图标记列表

49、1 悬挂装置/扁平带

50、2 曳引装置股线或钢丝绳

51、3 带主体材料

52、4 曳引轮或导向轮

53、5 带接触区/带运动表面

54、6 导向轮或曳引轮的侧壁

55、7 单股金属丝

56、b 悬挂装置或带的宽度

57、d 悬挂装置或带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