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053发布日期:2023-12-30 15:1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润滑油桶。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机械设备开始普及使用,而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而在维护保养中就需要使用到润滑油,润滑油是用在各种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为了方便运输润滑油,需要使用润滑油桶。
3.现今,在对多个润滑油桶进行收纳运输过程中,堆放的润滑油桶一般都是通过外部使用绳网罩住进行加固,这种存放收纳方式对润滑油桶进行加固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因为晃动导致堆放的润滑油桶倒塌,影响润滑油桶的转运安全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润滑油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便捷、防护效果好、转运安全性高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筒体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一的底端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设置有封堵头,所述筒体的外壁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筒体连通,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7.优选的,所述进油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封堵头成t型设置,所述封堵头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封堵头的底端延伸至进油口内,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凹槽、转动盘、固定套筒、螺纹套筒、螺纹杆和连接板,所述转动凹槽开设在所述凹槽一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所述转动凹槽内,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筒体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螺纹套筒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上,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凹槽二内,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螺纹套筒内,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转动凹槽内并与所述转动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凹槽二内,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凹槽一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定位槽,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定位棒,四个所述定位棒分别与四个所述定位槽适配。
11.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开设有拉槽,所述拉槽的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提手。
12.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持槽,所述筒体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凹槽一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
壁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钮,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持棒,所述卡持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卡持槽并与所述卡持槽适配,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推钮设置成三角型。
14.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内壁设置为斜形。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润滑油桶,通过提手可以保证筒体的转运便捷性,通过转动盘、固定套筒、螺纹套筒、螺纹杆和转动盘可以提高筒体的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出料管出料,同时也可以避免筒体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筒体收到地面湿气或者水流的影响而收到腐蚀,提高对润滑油桶的保护效果;
17.通过四个定位棒和四个定位槽的设置,可以保证润滑油桶的堆放稳定性,继而保证润滑油桶的转运安全性;
18.通过多个卡持槽、滑动块、卡持棒、推钮和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对转动盘的转动进行限定,继而保证筒体移动的稳定性,为润滑油桶的使用提供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中转动盘和提手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
1、筒体;
2、凹槽一;
3、凹槽二;
4、进油口;
5、封堵头;
6、避让槽;
7、出料管;
8、阀门;
9、连接板;
10、定位棒;
11、固定套筒;
12、螺纹套筒;
13、螺纹杆;
14、转动盘;
15、卡持槽;
16、拉槽;
17、提手;
18、定位槽;
19、滑动槽;
20、移动槽;
21、滑动块;
22、卡持棒;
23、推钮;
2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请结合参阅图
1-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中转动盘和提手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便于收纳润滑油桶包括:筒体1,筒体1的底部内壁设置为斜形,筒体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一2,筒体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二3,凹槽一2的底端开设有进油口4,进油口4成斗状设置,进油口4内设置有封堵头5,进油口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封堵头5成t型设置,封堵头5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封堵头5的底端延伸至进油口4内,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筒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避让槽6,避让槽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7,出料管7与筒体1连通,出料管7上设置有阀门8,筒体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26.升降机构包括:转动凹槽、转动盘
14、固定套筒
11、螺纹套筒
12、螺纹杆
13和连接板9,转动凹槽开设在凹槽一2的底部内壁上,转动盘
14设置在转动凹槽内,转动盘
14的顶部开设有拉槽
16,拉槽
16的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提手
17,拉槽
16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一,提手
17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一,滑块一与滑槽一滑动连接,固定套筒
11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两侧内壁上,螺纹套筒
12滑动安装在固定套筒
11的内壁上,螺纹套筒
1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二,固定套筒
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二,滑块二与滑槽二滑动连接,螺纹套筒
12的底端延伸至凹槽二3内,螺纹杆
13螺纹安装在螺纹套筒
12内,螺纹杆
13的顶端延伸至转动凹槽内并与转动盘
14的底端固定连接,螺纹杆
13与筒体1转动连接,连接板9设置在凹槽二3内,连接板9的底端与螺纹套筒
12的底端固定连接。
27.凹槽一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定位槽
18,连接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定位棒
10,四个定位棒
10分别与四个定位槽
18适配,定位棒
10和定位槽
18均成环形设置。
28.转动盘
14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持槽
15,筒体1上开设有滑动槽
19,凹槽一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
20,移动槽
20
与滑动槽
19连通,滑动槽
19的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
21,滑动块
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钮
23,推钮
23设置成三角型,滑动块
2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卡持棒
22,卡持棒
22的一端延伸至卡持槽
15并与卡持槽
15适配,滑动块
2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24,复位弹簧
24的另一端与滑动槽
1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29.本实施例中:
30.可以通过转动封堵头5,是封堵头5脱离进油口4,即可通过进油口4向筒体1内注入合适的润滑油,之后通过封堵头5对进油口4进行封堵,在提取润滑油时,可以转动阀门8,即可使润滑油通过出料管7排出;
31.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拉动提手
17,同时推动推钮
23,带动滑动块
21移动,继而带动卡持棒
22脱离对应的卡持槽
15,之后转动提手
17带动转动盘
14转动,再带动螺纹杆
13转动,随之推动螺纹套筒
12移动,继而推动连接板9移动,使连接板9和四个定位棒
10延伸出凹槽二3,在反向作用力的作用下,使筒体1上升,这样可以方便出料管7出料,同时也可以避免筒体1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筒体1收到地面湿气或者水流的影响而收到腐蚀,同时在堆放润滑油桶时,可以将四个定位棒
10分别插入四个定位槽
18,由此可以保证润滑油桶堆放的稳定性。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润滑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通过提手
17可以保证筒体1的转运便捷性,通过转动盘
14、固定套筒
11、螺纹套筒
12、螺纹杆
13和转动盘
14可以提高筒体1的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出料管7出料,同时也可以避免筒体1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筒体1收到地面湿气或者水流的影响而收到腐蚀,提高对润滑油桶的保护效果;
34.通过四个定位棒
10和四个定位槽
18的设置,可以保证润滑油桶的堆放稳定性,继而保证润滑油桶的转运安全性;
35.通过多个卡持槽
15、滑动块
21、卡持棒
22、推钮
23和复位弹簧
24的设置,可以对转动盘
14的转动进行限定,继而保证筒体1移动的稳定性,为润滑油桶的使用提供安全性。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