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084发布日期:2023-12-30 15: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水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


背景技术:

2.电磁加热也称电磁感应加热,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在对水体进行加热时,为保证水体的加热更为均与通常需要将水体进行旋转并分隔,从而提高水体的加热效率,而现有旋转分隔结构单设一组从而使得水体的加热效率降低,且现有的加热水箱在受到碰撞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而晃动会使得静态混合腔内部的水体产生较大的共振,从而影响加热水箱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对于水体的加热效率不够,同时在水箱收到碰撞时静态混合腔内部的热水会产生较大的共振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腔,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回形水管,所述回形水管的一侧外部表面套接有电磁线圈,所述下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流感应开关,所述回形水管的内侧上方固定安装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盒,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静态混合腔,所述静态混合腔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静态混合腔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回形水管的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静态混合腔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形水管,所述电磁线圈套接在回形水管的两侧外部表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回形水管的内侧上下方,所述控制电路盒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之间,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盒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形水管的两侧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回形水管的两侧内部的导热管的内部固定安装的螺旋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片螺旋环绕安装在连接管的外部表面,所述连接管的内部环绕安装有多组切割板,所述连接管的外部表面固定安的若干个连接孔贯穿所述连接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板的上部表面水平方向排布有四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导热管和连接管以及切割板均为铝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通过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两侧通过下水管固定连接的两组回形水管,而回形水管的两侧外部表面套接有电磁线圈,同时导热管固定安装在回形水管的两侧内壁,同时控制电路盒固定安装在回形水管的内侧并通过控制电路域电磁线圈固定连接,而在回形水管的两侧内部安装的导热管内部的螺旋叶片的安装方式为镜像安装,同时在螺旋叶片的内部固定安装的连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板,故而通过铝制的导热管、螺旋叶片、以及连接管和切割板使得螺旋叶片配合切割板对水体进行切割和旋转的同时能够对水体进行快速加热,且加热的过程更为快速,而通过连接孔的设置使得水体能够进行重复旋转分隔,进而提高了水体加热的均匀度。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通过在静态混合腔的内部固定安装的温度传感器,而在静态混合腔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加热板,同时加热板与导热板固定安装,故而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对静态混合腔内部的水体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温度出现降低时能够启动加热板对水体进行加热使得水体实时处于预定温度,而通过加热板将静态混合腔分隔几份,而通过通孔进行连接,故而当箱体出现碰撞时能够通过加热板和通孔的作用下降低静态混合腔内部产生的共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析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内部结构剖析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内部结构俯视图。
19.图中:
1、底座;
2、箱体;
3、进水管;
4、出水管;
5、第一隔板;
6、第二隔板;
7、内腔;
8、下水管;
9、回形水管;
10、电磁线圈;
11、水流感应开关;
12、安装块;
13、控制电路盒;
14、静态混合腔;
15、温度传感器;
16、加热板;
17、导热板;
18、通孔;
19、导热管;
20、螺旋叶片;
21、连接管;
22、连接孔;
23、切割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
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部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2,箱体2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箱体2的另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箱体2的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5,箱体2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腔7,通过进水管3将水体送进内腔7中;第一隔板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下水管8,下水管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回形水管9,回形水管9的一侧外部表面套接有电磁线圈
10,通过电磁线圈
10对水体进行加热;下水管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流感应开关
11,回形水管9的内侧上方固定安装安装块
12,安装块
1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盒
13,通过控制电路盒
13控制电磁线圈
10的启动;第二隔板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静态混合腔
14,静态混合腔
14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5,通过温度传感器
15监测静态混合腔
14的内部水体温度;静态混合腔
14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16,加热板
1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热板
17,导热板
17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18,回形水管9的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管
19,导热管
1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20,螺旋叶片
20
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
21,连接管
2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
22,连接管
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板
23。
22.本实施例中,进水管3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一侧并与内腔7固定连接,出水管4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另一侧并与静态混合腔
14固定连接,通过进水管3将水体送进箱体2,通过出水管4将热水排出;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下水管8,下水管8之间固定连接有回形水管9,电磁线圈
10套接在回形水管9的两侧外部表面,电磁线圈
10对回形水管9内部的水体进行加热;安装块
12固定安装在回形水管9的内侧上下方,控制电路盒
13固定安装在安装块
12之间,电磁线圈
10与控制电路盒
13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盒
13控制电磁线圈
10的启动;回形水管9的两侧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管
19,回形水管9的两侧内部的导热管
19的内部固定安装的螺旋叶片
20
旋转方向相反,通过螺旋叶片
20
使得水体在导热管
19中进行螺旋下降;螺旋叶片
20
螺旋环绕安装在连接管
21的外部表面,连接管
21的内部环绕安装有多组切割板
23,连接管
21的外部表面固定安的若干个连接孔
22贯穿连接管
21,通过切割板
23对水体进行切割;加热板
16的上部表面水平方向排布有四组导热板
17,导热板
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通孔
18,导热板
17与导热管
19和连接管
21以及切割板
23均为铝制。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通过进水管3将水体送进内腔7中后,通过下水管8进入到回形水管9中,通过水流感应开关
11的作用下使得控制电路盒
13启动电磁线圈
10,而电磁线圈
10对导热管
19进行加热,导热管
19将热能传导给螺旋叶片
20,而螺旋叶片
20
将热能传导给连接管
21以及切割板
23,而水体进入到导热管
19时一部分水体通过螺旋叶片
20
进行旋转加热,而一部分水体则通过切割板
23进行切割并加热,同时通过连接孔
22的设置使得水体能够在连接孔
22处进行交换从而使得水体能够进行充分的旋转和切割,从而保证了加热的均匀度和效率,加热后的水体则进入到静态混合腔
14中,通过出水管4便可排出,而通过温度传感器
15能够实时监测静态混合腔
14内部的水体温度,当温度下降时,
通过启动加热板
16使得导热板
17对水体进行再次加热保证水体能够一直处于预定温度,而当箱体2出现碰撞时,通过导热板
17以及通孔
18的设置使得静态混合腔
14的内部水体产生的晃动能够降到最小。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