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361发布日期:2023-12-30 15: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特种车辆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特种车辆指的是外廓尺寸、重量等方面超过设计车辆限界的及特殊用途的车辆,经特制或专门改装,配有固定的装置设备,主要功能不是用于载人或运货的机动车辆。
3.但是,现如今特种车辆在对圆柱体物体进行移动运输时,受限于圆柱物体自身结构的不足,常常需要使用相应的固定机构而对圆柱物进行收纳限位处理,而在此过程中,针对不同宽度直径的圆柱物无法对进行快速且方便的调节,影响圆柱物在随车运输时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提出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内侧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厢体侧边两端内部均相镶嵌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厢体内侧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架内侧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传动轴顶部与转动板底部表面固定相连接;
7.每个所述放置板顶部侧边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中空框,所述中空框内侧中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丝杆,每个所述转动丝杆顶部外侧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升降套筒,每个所述升降套筒外侧表面均的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中空框内部,每个所述传动杆侧边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
8.每个所述升降板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每个所述放置板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每个所述固定杆底部和连接柱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抵紧弧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对传动套筒的传动作用下,可以调节升降板相应的高度而对其抵紧弧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保证圆柱物在放置时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整个限位机构对圆柱物的固定适用性。
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抵紧弧板内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摩擦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摩擦垫的结构作用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对圆柱物的固定稳定性。
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中空框侧边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
且传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限位槽内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槽对传动杆的导向限位作用下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传动调节合理性。
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中空框顶部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传动轴底部与转动丝杆顶部表面固定相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传动作用下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传动调节合理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通过转动丝杆对升降套筒的传动作用下,使得转动丝杆在发生转动时,结合限位槽对传动杆的导向限位作用下,可以使得升降套筒同步在中空框内部进行竖向移动,随之提供给升降板相应的推动力而带动升降板连通其丢包的抵紧弧板同步竖向移动,调节两组抵紧弧板之间的间距,随之保证不同宽度直径的圆柱物可以被多组抵紧弧板内侧进行接触而对其进行抵动限位处理,保证圆柱物在放置时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整个限位机构对圆柱物的固定适用性。
18.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通过转动电机而将转动板转动安装在放置架顶部,使得在转动电机的运转作用下而带动转动板连同其顶部的抵紧弧板进行转动,对抵紧弧板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处理,进一步保证对圆柱物的抵动限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的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的放置板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1、厢体;
11、座椅;
12、观察窗;
13、放置架;
14、转动电机;
15、转动板;
2、放置板;
21、抵紧弧板;
22、中空框;
23、转动丝杆;
24、升降套筒;
25、传动杆;
26、升降板;
27、固定杆;
28、限位槽;
29、连接柱;
3、防滑摩擦垫;
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
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特种车辆的收纳固定结构,所述厢体1内侧底部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座椅
11,所述厢体1侧边两端内部均相镶嵌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12,所述厢体1内侧底部中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放置架
13,所述放置架
13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板
15,所述转动板
15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架
13内侧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
14,且转动电机
14传动轴顶部与转动板
15底部表面固定相连接。
2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中空框
22顶部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传动轴底部与转动丝杆
23顶部表面固定相连接,每个所述放置板2顶部侧边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中空框
22,所述中空框
22内侧中端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丝杆
23,每个所述转动丝杆
23顶部外侧表面均活动套接有升降套筒
24,每个所述升降套筒
24外侧表面均的安装有传动杆
25,且传动杆
25贯穿滑动安装于中空框
22内部,每个所述传动杆
25侧边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板
26。
24.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升降板
26底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27,每个所述放置板2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
29,每个所述固定杆
27底部和连接柱
29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抵紧弧板
21,每个所述抵紧弧板
21内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摩擦垫
3。
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每个所述中空框
22侧边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
28,且传动杆
25贯穿滑动安装于限位槽
28内部。
26.工作时,根据所需固定的圆柱物的长短,在外部控制器而控制作用下而打开转动电机
14使其运转而带动转动板
15进行转动,调节圆柱物在放置时在厢体1内部的水平位置,随之将圆柱物放置于位于放置板2顶部的抵紧弧板
21顶部表面后,再通过外部控制开关而打开伺服电机4而使其运转带动转动丝杆
23同步进行转动,结合限位槽
28对传动杆
25的导向限位作用下,带动升降板
26随之竖向下降,直至升降板
26底部的抵紧弧板
21同步下降而使其贴合于圆柱物顶部表面,对圆柱物进行抵动限位处理,使得圆柱物在随着厢体1移动过程中不会任意的移动而对其造成损伤。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