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041发布日期:2023-12-30 15:1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光片切换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


背景技术:

2.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也就是说,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3.当摄像镜头具有两个镜头时,则需要使用到双目滤光片切换器,双目滤光片切换器的移动片相比普通的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移动面面积更大,需要设置四个透光槽,两个透光槽用于安装红外截止滤光片,另外两个透光槽用于安装全透光谱滤光片,因此其移动片的重量较大,现有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使用了两个驱动装置来带动移动片进行移动切换,导致产品的体积较大,对切换器的小型化增加了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只需要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带动移动片进行移动切换,缩小切换器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包含壳体、驱动机构、移动片,移动片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镜头窗口组和第二镜头窗口组,第一镜头窗口组、第二镜头窗口组均包含并列设置的第一滤光窗口和第二滤光窗口;壳体包含镜头座、下壳,镜头座包含底板、并列设置于底板顶部的第一镜头连接套和第二镜头连接套,底板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镜头连接套、第二镜头连接套内部连通的插槽,下壳包含与插槽匹配的插板、设置于插板一端的座体,插板插装在插槽中,插板底部设置有与移动片匹配的活动槽,移动片活动设置于活动槽中,座体底部设置有与活动槽连通的控制室;驱动机构包含设置于控制室中的旋转驱动装置、摆臂,摆臂包含旋转连接在控制室中的臂板、设置于臂板一端的限位柱,臂板可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移动片上贯穿设置有条形孔,限位柱活动设置于条形孔上。
6.优选地,旋转驱动装置包含固定连接在控制室中的u型铁、套设在u型铁上的线圈、固定连接在臂板远离限位柱一端的磁铁。
7.优选地,磁铁中心贯穿设置有通孔,臂板远离限位柱一端顶部设置有与通孔匹配的套筒部,通孔套设在套筒部上,控制室顶部设置有与套筒部内圈匹配的转轴,转轴连接在套筒部中。
8.优选地,插板顶壁并列贯穿设置有第一透光槽和第二透光槽,底板底壁贯穿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透光槽、第二透光槽对应设置的第三透光槽、第四透光槽。
9.优选地,底板侧壁设置有与插槽连通的卡槽,座体侧壁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扣,卡扣扣合在卡槽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分别在第一滤光窗口和第二滤光窗口上安装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透光谱滤光片,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摆臂来回摆动,即可带动限位柱在条形孔上来回移动,将带动移动片沿着活动槽向后或向前移动,即可实现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透光谱滤光片之间的使用切换,无需使用到两个驱动装置来带动移动片的移动切换,可以有效地缩小切换器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组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12.图2例示了本实用新型镜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4.图4例示了本实用新型下壳、移动片、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说明:壳体
10、镜头座
11、底板
110、插槽
110a、第三透光槽
110b、第四透光槽
110c、卡槽
110d、第一镜头连接套
111、第二镜头连接套
112、下壳
12、插板
120、活动槽
120a、第一透光槽
120b、第二透光槽
120c、座体
121、控制室
121a、转轴
121b、卡扣
121c、摆臂
20、臂板
21、限位柱
22、套筒部
23、移动片
30、第一镜头窗口组
31、第二镜头窗口组
32、第一滤光窗口
33、第二滤光窗口
34、条形孔
35、旋转驱动装置
40、u型铁
41、线圈
42、磁铁
43、通孔
430。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18.参考图
1-图
4。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电机的双目滤光片切换器,包含壳体
10、驱动机构、移动片
30,移动片
30
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镜头窗口组
31和第二镜头窗口组
32,第一镜头窗口组
31、第二镜头窗口组
32均包含并列设置的第一滤光窗口
33和第二滤光窗口
34;壳体
10包含镜头座
11、下壳
12,镜头座
11包含底板
110、并列设置于底板
110顶部的第一镜头连接套
111和第二镜头连接套
112,底板
110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镜头连接套
111、第二镜头连接套
112内部连通的插槽
110a,下壳
12包含与插槽
110a匹配的插板
120、设置于插板
120
一端的座体
121,插板
120
插装在插槽
110a中,插板
120
底部设置有与移动片
30
匹配的活动槽
120a,移动片
30
活动设置于活动槽
120a中,座体
121底部设置有与活动槽
120a连通的控制室
121a;驱动机构包含设置于控制室
121a中的旋转驱动装置
40、摆臂
20,摆臂
20
包含旋转连接在控制室
121a中的臂板
21、设置于臂板
21一端的限位柱
22,臂板
21可在旋转驱动装置
40
的驱动下转动,移动片
30
上贯穿设置有条形孔
35,限位柱
22活动设置于条形孔
35上。
20.其工作原理为,分别在第一滤光窗口
33和第二滤光窗口
34上安装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透光谱滤光片,通过旋转驱动装置
40
驱动摆臂
20
来回摆动,即可带动限位柱
22在条形

35上来回移动,将带动移动片
30
沿着活动槽
120a向后或向前移动,即可实现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透光谱滤光片之间的使用切换,无需使用到两个驱动装置来带动移动片的移动切换,可以有效地缩小切换器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组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1.基于上述实施例,旋转驱动装置
40
包含固定连接在控制室
121a中的u型铁
41、套设在u型铁
41上的线圈
42、固定连接在臂板
21远离限位柱
22一端的磁铁
43。
具体地,线圈
42通电时将在u型铁
41上形成磁场,u型铁
41的磁场和磁铁
43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带动臂板
21在控制室
121a中转动,通过改变通过线圈
42的电流方向,可以切换u型铁
41的磁场方向,以带动臂板
21往不同的方向摆动,从而让限位柱
22在条形孔
35中活动并带动移动片
30
往不同的方向移动,实现了移动片的移动切换功能,无需使用两个驱动装置来带动移动片
30
进行移动切换,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22.基于上述实施例,磁铁
43中心贯穿设置有通孔
430,臂板
21远离限位柱
22一端顶部设置有与通孔
430
匹配的套筒部
23,通孔
430
套设在套筒部
23上,控制室
121a顶部设置有与套筒部
23内圈匹配的转轴
121b,转轴
121b连接在套筒部
23中。
当u型铁
41的极性发生变化时,磁铁
43在受到u型铁
41的磁场作用而产生作用力,套筒部
23将绕转轴
121b转动,磁铁
43将与套筒部
23同步转动,可以确保摆臂
20
转动稳定。
23.基于上述实施例,插板
120
顶壁并列贯穿设置有第一透光槽
120b和第二透光槽
120c,底板
110底壁贯穿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透光槽
120b、第二透光槽
120c对应设置的第三透光槽
110b、第四透光槽
110c。
当限位柱
22沿着条形孔
35中活动时,将带动移动片
30
沿着活动槽
120a移动,当移动片
30
上的两个红外截止滤光片分别对准第三透光槽
110b、第四透光槽
110c时,第一镜头连接套
111、第二镜头连接套
112将对准红外截止滤光片,此时即切换为使用红外截止滤光片;当移动片
30
上的两个全透光谱滤光片分别对准第三透光槽
110b、第四透光槽
110c时,第一镜头连接套
111、第二镜头连接套
112将对准全透光谱滤光片,此时即切换为使用全透光谱滤光片。
24.基于上述实施例,底板
110侧壁设置有与插槽
110a连通的卡槽
110d,座体
121侧壁设置有与卡槽
110d匹配的卡扣
121c,卡扣
121c扣合在卡槽
110d上。
将下壳
12组装到镜头座
11上时,将插板
120
沿着插槽
110a插入,直至卡扣
121c扣合在卡槽
110d上,实现了下壳
12和镜头座
11的快速装配,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方便拆装。
25.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