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9345发布日期:2023-12-30 14: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光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光纤到户网络具有无缘网络、高带宽、承载业务种类多以及支持协议灵活等优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光缆作为一种实现光信号传输的通信线路,由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光缆外部设置有护套。
目前对光缆的安装主要通过塑料卡钉在墙面固定光缆,在固定过程中光缆容易受到敲击而损害内部光纤,影响甚至中断信息的传输。
3.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线扣,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板1’、垂直设于固定板1’
上的螺柱2’、套设在螺柱2’
上的压板3’、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柱2’
上的螺母4’,在固定板1’
的下边缘处设有两个垂直于固定板1’
设置的限位柱5’,在固定板1’
的两端处还设有连接槽6’,通过穿设于连接槽6’
内的连接钉将固定板1’
钉在墙面上。
使用时,将光缆中的加强芯与光纤分离,沿图2方向将加强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5’、螺柱2’
和另一个限位柱5’
后,通过螺母4’
和压板3’
将加强芯压到固定板1’
上。
由于是对光缆中的加强芯进行固定,不会损伤内部光纤。
4.上述线扣需要螺母4’
和压板3’
来防止加强芯脱落,不仅操作复杂,而且螺母4’
和压板3’
还易丢失;同时两个连接槽6’
靠近螺柱2’
设置,在钉连接钉的过程中,敲击工具(如榔头)易撞击到限位柱5’
和螺柱2’,造成限位柱5’
或螺柱2’
歪斜、弯曲,导致整个线扣报废,达不到固定光缆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于快速操作的光缆固定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垂直设于固定板上的绕线柱以及两个垂直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柱,固定时光缆/光缆的加强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绕线柱和另一限位柱,其中一个限位柱与光缆/加强芯接触处的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止退挡沿,另一个限位柱与光缆/加强芯接触处的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止退挡沿。
8.当对有加强芯的光缆进行固定时,光缆的加强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绕线柱和另一限位柱。
当对没有加强芯的线缆进行固定时,光缆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绕线柱和另一限位柱。
由于在两个限位柱上均一体成型有止退挡沿,可防止光缆/加强芯沿限位柱的长度方向脱出,提高了稳定性。
由于减少了额外的固定结构,降低了操作时间,提升了安装效率,加工更加方便。
9.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两个限位柱位于固定板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止退挡沿与第二止退挡沿相对设置,且第一止退挡沿与第二止退挡沿之间具有走线间隙,绕线柱与
走线间隙相对设置。
10.绕线时,将线缆/加强芯经走线间隙放入两个限位柱之间,然后使线缆/加强芯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绕线柱和另一限位柱,绕好后线缆/加强芯被第一止退挡沿与第二止退挡沿限位。
11.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止退挡沿靠近第二止退挡沿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延伸的第一限位挡沿,所述第一限位挡沿、第一止退挡沿与其中一个限位柱之间形成有与走线间隙连通的第一线槽;所述第二止退挡沿靠近第一止退挡沿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延伸的第二限位挡沿,所述第二限位挡沿、第二止退挡沿与另一个限位柱之间形成有与走线间隙连通的第二线槽。
12.固定时,将线缆/加强芯经走线间隙放入两个限位柱之间,随后将线缆/加强芯放入第一线槽,再将线缆/加强芯绕过绕线柱,线缆/加强芯由绕线柱引出的部分经走线间隙进入两个限位柱之间,并将由绕线柱引出的部分放入第二线槽。
13.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绕线柱上一体成型有第三止退挡沿,所述第三止退挡沿位于绕线柱远离限位柱的一侧。
14.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三止退挡沿远离绕线柱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一侧延伸的第三限位挡沿,所述第三限位挡沿、第三止退挡沿与绕线柱之间形成有第三线槽。
15.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限位柱上具有沿限位柱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墙钉,所述墙钉的钉头至固定板的距离大于绕线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至固定板的距离。
16.敲击墙钉时,敲击工具不会撞击到绕线柱。
17.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绕线柱上设有贯通固定板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墙钉,所述墙钉的钉头至固定板的距离大于限位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至固定板的距离。
18.敲击墙钉时,敲击工具不会撞击到限位柱。
19.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限位柱与线缆/加强芯接触的棱处设有倒角。
优选为倒圆角,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线缆/加强芯在该棱角处的弯曲程度,避免线缆/加强芯被折断。
20.在一些其他形式中,可将限位柱设置成圆柱形。
21.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两端处。
通过在连接孔内接连接绳,可将本光缆固定装置安装到电杆/树桩等圆柱上。
两个限位柱分别靠近固定板的两端处设置。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光缆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23.由于在其中一个限位柱上设有第一止退挡沿,在另一个限位柱上设有第二止退挡沿,在绕线柱上设有第三止退挡沿,可有效防止光缆/加强芯沿限位柱/绕线柱的长度方向脱出,提高了稳定性,减少了传统的旋拧操作,提高了固定效率;将通孔直接设置在绕线柱或限位柱上,敲击墙钉时,敲击工具不会撞击到限位柱/绕线柱,有利于实现快速固定。
附图说明
24.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线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背景技术中提供的线扣的走线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固定装置的仰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29.图中,a、加强芯;
1、固定板;
11、连接孔;
2、绕线柱;
21、第三止退挡沿;
3、限位柱;
31、第一止退挡沿;
32、第二止退挡沿;
33、走线间隙;
34、第一限位挡沿;
35、第一线槽;
36、第二限位挡沿;
37、第二线槽;
38、通孔;
39、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1.如图3所示的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固定板
1、垂直设于固定板1外侧面的绕线柱2以及两个垂直设于固定板1外侧面的限位柱3,固定时如图5所示,光缆的加强芯a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
3、绕线柱2和另一限位柱
3。
32.如图3所示,两个限位柱3位于固定板1的同一边缘,第一止退挡沿
31与第二止退挡沿
32相对设置,且第一止退挡沿
31与第二止退挡沿
32之间具有走线间隙
33,绕线柱2位于固定板1的另一边缘处且与走线间隙
33相对设置。
33.为了防止加强芯a脱出,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一个限位柱3与加强芯a接触处的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止退挡沿
31,另一个限位柱3与加强芯a接触处的外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止退挡沿
32。
34.当对有加强芯a的光缆进行固定时,光缆的加强芯a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
3、绕线柱2和另一限位柱
3。
当对没有加强芯a的线缆进行固定时,光缆依次绕过其中一个限位柱
3、绕线柱2和另一限位柱
3。
由于在两个限位柱3上均一体成型有止退挡沿,可防止加强芯a沿限位柱3的长度方向脱出,提高了稳定性。
由于减少了螺母和压板,降低了操作时间,同时减少了螺柱的设置,加工更加方便。
35.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止退挡沿
31靠近第二止退挡沿
32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1延伸的第一限位挡沿
34,第一限位挡沿
34、第一止退挡沿
31与其中一个限位柱3之间形成有与走线间隙
33连通的第一线槽
35。
第二止退挡沿
32靠近第一止退挡沿
31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1延伸的第二限位挡沿
36,第二限位挡沿
36、第二止退挡沿
32与另一个限位柱3之间形成有与走线间隙
33连通的第二线槽
37。
36.固定时,将加强芯a经走线间隙
33放入两个限位柱3之间,随后将加强芯a放入第一线槽
35,再将加强芯a绕过绕线柱2,加强芯a由绕线柱2引出的部分经走线间隙
33进入两个限位柱3之间,并将由绕线柱2引出的部分放入第二线槽
37。
37.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限位效果,绕线柱2上一体成型有第三止退挡沿
21,第三止退挡沿
21位于绕线柱2远离限位柱3的一侧。
38.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止退挡沿
21远离绕线柱2的一端设有向固定板1一侧延伸的第三限位挡沿,第三限位挡沿、第三止退挡沿
21与绕线柱2之间形成有第三线槽。
39.为了方便将固定板1固定在墙面上,如图3和图5所示,限位柱3上具有沿限位柱3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
38,通孔
38内穿设有墙钉,墙钉的钉头至固定板1的距离大于绕线柱2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至固定板1的距离。
敲击墙钉时,敲击工具不会撞击到绕线柱
2。
4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绕线柱2上设有贯通固定板1设置的通孔
38,通孔
38内穿设有墙钉,墙钉的钉头至固定板1的距离大于限位柱3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至固定板1的距离。
敲击墙钉时,敲击工具不会撞击到限位柱
3。
41.如图4所示,限位柱3与加强芯a接触的棱处设有倒角
39。
优选为倒圆角,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加强芯a在该棱角处的弯曲程度,避免加强芯a被折断。
42.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将限位柱3设置成圆柱形。
43.为了方便将固定板1固定在电杆/树桩等圆柱上,如图3和图5所示,在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连接孔
11,两个连接孔
11分别位于固定板1的两端处,两个限位柱3分别靠近固定板1的两端处设置。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