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443发布日期:2023-12-30 15:3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冬季在北方高寒高湿运行的热泵机组,翅片结霜严重,通过化霜融下来的低温水本身温度较低,加之在严寒的室外环境下,凝结水(包括冷凝水和融霜水)很容易迅速结冰并堆积在翅片底部,进而影响翅片换热、甚至挤爆翅片换热器里的换热管;垒冰严重的,整台主机都有可能被冰覆盖,严重影响机器的可靠性运行。
因此通常需要将翅片融霜后的水保温收集并迅速排走。
为方便排水,现有的热泵一般在翅片底盘开设若干排水孔,同时在翅片底盘的下方安装带加热器的集水装置,翅片换热器上结凝结水后滴落到翅片底盘上,通过翅片底盘的排水孔滴落到多个接水槽中,各接水槽中的积水再通过排水管同一排出。
3.然而,现有热泵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受翅片底盘上的中间横梁的影响,接水槽只能在中间横梁处断开,翅片换热器在中间横梁上方的凝结水会直接滴落到翅片底盘表面位于中间横梁上方的区域,该部分积水汇聚后会沿底盘表面的四向溢流,冷凝水会通过翅片底座表面以及与翅片底座连接的中横梁缝隙排出,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这会导致机组内部和外部都出现结冰现象,增加了机组内部的风险,也增加了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包括:
7.翅片支撑座,包括翅片支撑框,所述翅片支撑框包括外框以及横隔设置于所述外框中部的中间横梁;
8.翅片换热器,围绕所述外框的内周安装于所述翅片支撑座上;
9.排水装置,集水槽和排水槽,所述集水槽至少有两个,所有所述集水槽于所述翅片支撑框的下方沿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底部的投影路径布置,相邻的所述集水槽之间于所述中间横梁处断开以避开所述中间横梁,所述集水槽靠近所述中间横梁的端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槽横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水槽的两个所述排水口的下方;通过所述集水槽以及所述排水槽可收集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凝结水,且所述集水槽的水可汇集到所述集水槽中统一排出。
10.可选的,所述中间横梁对应于所述排水槽正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疏水孔。
11.可选的,所述翅片支撑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翅片支撑框顶面的翅片底盘,所述翅片底盘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翅片换热器的下方的排水孔,且所述排水孔覆盖所述疏水孔。
12.可选的,所述排水孔完全覆盖所述翅片换热器竖直向下的投影的区域,所述翅片底盘上还设置有横跨所述排水孔的支撑片,所述翅片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支撑片上。
13.可选的,所述外框包括两个对立的长外梁和两根对立的短外梁,一根所述中间横梁连接于两根所述长外梁之间;所述中间横梁将所述翅片支撑框左右分隔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翅片底盘包括第一翅片底盘和第二翅片底盘,所述第一安装区上安装所述第一翅片底盘,所述第二安装区上安装所述第二翅片底盘。
14.可选的,所述翅片换热器包括第一翅片换热器和第二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翅片底盘上,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翅片底盘上。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分别包括一个u型换热器,或者分别包括两个l型换热器;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的下方分别设有一u型的所述集水槽。
16.可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面为斜坡面,该斜坡面从与所述短外梁的中点对应的位置向所述排水口所在位置向下倾斜。
17.可选的,所述集水槽具有所述排水口的端部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引流片。
18.可选的,所述集水槽和所述排水槽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排水装置设置了集水槽和排水槽,集水槽可贴近翅片换热器沿翅片换热器的底部的投影路径布置,作为主要的凝结水收集槽;在集水槽避开中间横梁的位置,在集水槽的下方设置了排水槽,排水槽能够承接翅片换热器位于中间横梁上方的区域的凝结水,减少中间横梁上方的区域的积水,进而有效减轻由于中间横梁上方的区域积水溢流而导致的机箱漏水、翅片换热器底部结冰等问题。
而且,集水槽收集的凝结水可以自动排入排水槽中,再由排水槽统一排出,实现集中排水功能。
故,本方案在兼顾集中排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翅片换热器的凝结水的全收集,有效减轻了漏水、结冰等问题。
附图说明
2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泵集中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热泵集中排水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翅片支撑座与所述排水装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翅片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排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9.图中:
30.1、翅片支撑座;
11、翅片支撑框;
111、外框;
1111、长外梁;
1112、短外梁;
112、中间横梁;
1121、疏水孔;
113、立柱;
12、翅片底盘;
121、排水孔;
13、支撑片;
2、翅片换热器;
3、排水装置;
31、集水槽;
311、排水口;
312、引流片;
32、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
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为方便排水,现有的热泵一般在翅片底盘开设若干排水孔,同时在翅片底盘的下方安装带加热器的集水装置,翅片换热器上结凝结水后滴落到翅片底盘上,通过翅片底盘的排水孔滴落到多个接水槽中,各接水槽中的积水再通过排水管同一排出。
35.然而,现有热泵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受翅片底座上的中间横梁的影响,接水槽只能在中间横梁处断开,翅片换热器在中间横梁上方的凝结水会直接滴落到翅片底盘表面位于中间横梁上方的区域,该部分积水汇聚后会沿底盘表面的四向溢流,冷凝水会通过翅片底座表面以及与翅片底座连接的中横梁缝隙排出,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这会导致机组内部和外部都出现结冰现象,增加了机组内部的风险,也增加了维修难度。
36.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如图
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应用于热泵中,包括:
37.翅片支撑座1,包括翅片支撑框
11,所述翅片支撑框
11包括外框
111以及横隔设置于所述外框
111中部的中间横梁
112;
38.翅片换热器2,围绕所述外框
111的内周安装于所述翅片支撑座1上;
39.排水装置3,集水槽
31和排水槽
32,所述集水槽
31至少有两个,所有所述集水槽
31于所述翅片支撑框
11的下方沿所述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的投影路径布置,相邻的所述集水槽
31之间于所述中间横梁
112处断开以避开所述中间横梁
112,所述集水槽
31靠近所述中间横梁
112的端部设置有排水口
311;所述排水槽
32横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水槽
31的两个所述排水口
311的下方;通过所述集水槽
31以及所述排水槽
32可收集所述翅片换热器2的凝结水,且所述集水槽
31的水可汇集到所述集水槽
31中统一排出。
40.具体的,翅片支撑座1为热泵机箱的一部分,其将热泵机箱内上下分隔成两个独立腔室,上腔室安装翅片换热器2,下腔室安装诸如电控箱、阀件、压缩机以及其他必须组件;翅片换热器2在翅片支撑座1上沿翅片支撑座1的内周布置,机箱顶部还安装有风机,在风机的带动下,外界空气从上腔室的周部进入,穿过翅片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后,再从顶部的风机处排出。
41.参照图
1-2,翅片支撑座1上方的翅片换热器2的设置,可以是设置一个回形的换热
器,也可以设置多个换热器组合,集水槽
31沿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的投影路径布置,使得翅片换热器2上的凝结水滴落后均能够由集水槽
31直接承接,实现集中排水的目的。
42.在尺寸较大的双风机热泵主机机箱中,为了提供机箱的可靠性,在翅片支撑框
11的中部一般设置有中间横梁
112用以加强支撑,为了提高上下腔室相隔的气密性,翅片换热器2下方设置的集水槽
31一般会贴近翅片支撑座1的底面设置,而受中间横梁
112的限制,集水槽
31必须在中间横梁
112处断开。
43.为实现对中间横梁
112上方区域的凝结水的收集,本方案在中间横梁
112处对应于集水槽
31的排水口
311的下方,使得中间横梁
112上方的区域的凝结水可以直接滴落到排水槽
32中被收集,同时两侧的集水槽
31的水可排到排水槽
32中统一排出。
其中,为实现排水槽
32的排水,在排水槽
32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接口,安装时排水管接口与排水管连接。
44.综上,基于本实施例的热泵集中排水结构,排水装置3设置了集水槽
31和排水槽
32,集水槽
31可贴近翅片换热器2沿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的投影路径布置,作为主要的凝结水收集槽;在集水槽
31避开中间横梁
112的位置,在集水槽
31的下方设置了排水槽
32,排水槽
32能够承接翅片换热器2位于中间横梁
112上方的区域的凝结水,减少中间横梁
112上方的区域的积水,进而有效减轻由于中间横梁
112上方的区域积水溢流而导致的机箱漏水、翅片换热器2底部结冰等问题。
而且,集水槽
31收集的凝结水可以自动排入排水槽
32中,再由排水槽
32统一排出,实现集中排水功能。
故,本方案在兼顾集中排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翅片换热器2的凝结水的全收集,有效减轻了漏水、结冰等问题。
45.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中间横梁
112对应于所述排水槽
32正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疏水孔
1121。
46.具体的,在中间横梁
112上设置疏水孔
1121,可有效减少中间横梁
112上的聚水面积,使得滴落在中间横梁
112表面的凝结水可以快速从疏水孔
1121向下流出,即有效缩短中间横梁
112表面的聚水量和聚水时间,有效减轻中间横梁
112表面结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疏水孔
1121的开设需保证不影响中间横梁
112的承重能力,其优选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长孔。
47.一实施例中,参照图
3-5,所述翅片支撑座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翅片支撑框
11顶面的翅片底盘
12,所述翅片底盘
12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翅片换热器2的下方的排水孔
121,且所述排水孔
121覆盖所述疏水孔
1121。
48.具体的,翅片底盘
12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翅片换热器2提供支撑,同时将翅片换热器2所在的上腔室与下腔室分隔。
排水孔
121对应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设置,使得翅片换热器2上滴落的水可以直接透过排水孔
121进入集水槽
31中;排水孔
121覆盖到疏水孔
1121,即位于中间横梁
112上方的凝结水可以透过排水孔
121和疏水孔
1121滴落到排水槽
32中。
49.安装时,集水槽
31贴近翅底盘
12的下表面安装,以对上下腔室保持较好的隔离效果;并且排水孔
121完全落入排水装置3的接水范围内,以确保凝结水均能够被承接直接排出,避免排水落入下腔室中。
50.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
121完全覆盖所述翅片换热器2竖直向下的投影的区域,所述翅片底盘
12上还设置有横跨所述排水孔
121的支撑片
13,所述翅片换热器2安装于所述支撑片
13上。
51.具体的,排水孔
121完全覆盖翅片换热器2竖直向下的投影的区域,使得翅片换热
器2的凝结水均能直接透过排水孔
121滴落到下方的排水装置3中,避免滴落到翅片底盘
12上造成翅片底盘
12表面积水的问题。
为实现对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提供支撑,本方案在翅片底盘
12上设置了横跨排水孔
121的支撑片
13,安装时通过支撑片
13支撑翅片换热器2的底部,实现了将翅片换热器2固定于排水孔
121的正上方的目的。
52.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外框
111包括两个对立的长外梁
1111和两根对立的短外梁
1112,一根所述中间横梁
112连接于两根所述长外梁
1111之间;所述中间横梁
112将所述翅片支撑框
11左右分隔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翅片底盘
12包括第一翅片底盘和第二翅片底盘,所述第一安装区上安装所述第一翅片底盘,所述第二安装区上安装所述第二翅片底盘。
53.具体的,翅片支撑框
11为热泵机箱框架的一部分,热泵机箱框架还包括位于四角的四根立柱
113,两根长外梁
1111、两根短外梁
1112的端部分别与立柱
113连接,以构成稳定的方框结构。
设置独立的第一翅片底盘和第二翅片底盘分别安装于中间横梁
112的两侧,可方便两个翅片底盘的加工和安装工作。
54.一实施例中,所述翅片换热器2包括第一翅片换热器和第二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翅片底盘上,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翅片底盘上。
55.分别在第一翅片底盘和第二翅片底盘上安装第一翅片换热器和第二翅片换热器,可使翅片换热器2的尺寸缩小,方便翅片换热器2的加工和组装。
56.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分别包括一个u型换热器,或者分别包括两个l型换热器;所述第一翅片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翅片换热器的下方分别设有一u型的所述集水槽
31。
57.具体的,第一翅片换热器和第二翅片换热器分别设置为u型换热器,即图1所示的形式,两个u型换热器相向设置,恰好围合成为一个回形的换热器结构;当将第一翅片换热器和第二翅片换热器分别设置成两个l型换热器时,可以理解,两个l型换热器恰好可以围成一个类似于一个u型换热器的形式,即,四个l型换热器同样恰好可以围合形成一个回形的换热器结构。
58.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
31的内底面为斜坡面,该斜坡面从与所述短外梁
1112的中点对应的位置向所述排水口
311所在位置向下倾斜。
59.具体的,参照图7,为配合顶部的u型结构,集水槽
31同样呈u型形成,其两端分别形成有排水口
311,水滴落到集水槽
31中,在重力作用下,将沿集水槽
31的底面从高点位置(即对于短外梁
1112的中点位置)向低点位置(即排水口
311的位置)流动,最终落入排水槽
32中。
即,此结构可确保集水槽
31内部排水的顺畅,避免集水槽
31内积水结冰。
60.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述集水槽
31具有所述排水口
311的端部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引流片
312。
61.具体的,发明人发现,在气流的作用下,从集水槽
31的排水口
311处留下的水,容易沿集水槽
31的下表面向外逆流,设置引流片
312可以提供遮挡,解决逆流问题。
62.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
31和所述排水槽
3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63.分别在集水槽
31和排水槽
32的外壁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可以对集水槽
31和排水槽
32加热,避免两个槽内部结冰的问题。
64.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6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
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