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盘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3476发布日期:2023-12-30 10: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蒸汽发生盘的制作方法
蒸汽发生盘、蒸箱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1.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盘、蒸箱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集成灶产品所使用的蒸汽发生盘多数为下沉式的或平面式的。
平面式蒸汽发生盘会受到产品安装时的平整度影响,水会在蒸汽发生盘中到处游走,发热盘会出现有的地方无水干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盘、蒸箱及集成灶,以改善现有的蒸汽发生盘存在的技术问题,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相关的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盘,包含
:
5.盘体,所述盘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呈弧面的容纳部,所述盘体上至少所述容纳部的表面上形成有若干相互交叉设置的凸起的条纹,若干所述条纹围成若干相互间隔的凹槽;
6.底座,连接至所述盘体的下表面;
7.若干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管体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加热管的连接端子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伸出且位于所述底座外。
8.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所述条纹的高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
0.1mm且小于等于
0.2mm;
9.所述条纹的宽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
0.1mm且小于等于
0.2mm。
10.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若干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若干凸点。
11.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若干所述凹槽形状相同且均为菱形。
12.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若干所述加热管和所述盘体通过一体式浇铸的所述底座形成一个整体。
13.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所述盘体和所述底座为圆形,若干所述加热管分别形成为半径不同的环状,且若干所述加热管以所述盘体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同心排布,若干所述加热管的连接端子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设置。
14.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若干所述加热管的连接端子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的角度相等。
15.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所述蒸汽发生盘包含三个所述加热管,三个所述加热管的连接端子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
120
°。
16.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上凹陷的观察槽,若干所述观察槽以所述底座的圆心为中心等间隔径向向外延伸,每个所述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观察槽内。
17.在本技术的蒸汽发生盘一示例中,所述蒸汽发生盘还包含:
18.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19.若干温控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若干所述温控器中的一个连接在若干所述加热管的整体零线的前端,剩余的所述温控器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若干所述加热管的火线前端。
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蒸箱,包含前述的蒸汽发生盘。
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灶,包含前述的蒸箱。
2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所提供的蒸汽发生盘、蒸箱及集成灶,蒸汽发生盘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保证盘体中需要加热的水始终以盘体的中心位置向外扩散,即解决了水分布不均,避免了发热盘部分地方出现无水干烧的现象。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蒸汽发生盘的示意图;
25.图2是图1的局部放放大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蒸汽发生盘的底部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蒸汽发生盘的加热管的连接端子布局方式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蒸汽发生盘的纵向剖视图;
29.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蒸汽发生盘的横向剖视图。
30.蒸汽发生盘
100,盘体
10,容纳部
11,凹槽
12,固定螺柱
13,条纹
14,凸点
15,底座
20,观察槽
21,加热管
30,管体
31,连接端子
32,温度传感器
40,温控器
50。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盘
100,用于对盛装于其内的水进行加热,将其转换成水蒸气。
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盘
100
包含
:
盘体
10、底座
20
和若干设置在盘底内的加热管
30。
35.其中,请参考图5,盘体
10的上表面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呈弧面形的容纳部
11,该容纳部
11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水。
这样,盘体
10中间向下凹,截面呈弧形,这保证盘体
10中需要加热的水始终以盘体
10的中心位置向外扩散。
进一步地,盘体
10的周向底部边缘还焊接有固定螺柱
13,用于将蒸汽发生盘
100
整体固定在相关产品上,如蒸箱。
36.请参考图2,容纳部
11的表面形成有若干相互交叉设置的凸起的条纹
14,若干条纹
14围成若干相互间隔的凹槽
12。
具体地,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容纳部
11的表面形成有规则的菱形的条纹
14,这些规则的菱形的条纹
14交叉围成形状大小相同的菱形凹槽
12。
这些菱形凹槽
12相互间隔设置。
这些条纹极大的增加了盘体
10与水的接触面积。
同时,菱形凹槽
1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凸点
15。
当盘体
10中的水沸腾时,菱形凹槽
12内的凸点
15能够起到刺破水泡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蒸汽的产生效率。
37.优选的是,凹槽
12的深度的范围为大于等于
0.1mm且小于等于
0.2mm。
凹槽
12之间的间隔的范围为大于等于
0.2mm且小于等于
0.3mm。
在本技术中,菱形凹槽
12的深度设置为
0.1mm,且间隔设置为
0.2mm。
38.请参考图3,底座
20
连接至盘体
10的下表面。
加热管
30
包含管体
31和位于管体
31两端的连接端子
32。
其中,加热管
30
的管体
31至少部分容纳于底座
20
内,且加热管
30
的连接端子
32从底座
20
的下表面伸出且位于底座
20
外。
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若干加热管
30
和盘体
10通过一体式浇铸的底座
20
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加热管
30
的热传输效果。
39.请参考图
1、图
3、图4和图6,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盘体
10和底座
20
均为圆形,且两者的中心重合。
若干加热管
30
分别形成为半径不同的环状,且若干加热管
30
以底座
20
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同心排布。
若干加热管
30
的连接端子
32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角度设置。
优选的是,若干加热管
30
的连接端子
32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的角度相等。
40.具体而言,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蒸汽发生盘
100
包含三个加热管
30,三个加热管
30
同心间隔布置,且由内到外的功率也依次增大。
三个加热管
30
的连接端子
32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
120
°,这保证整个盘体
10没有空白的加热区域,使得加热管
30
的加热更加均匀。
且通过三根加热管
30
可以组合出七种不同的功率搭配。
41.请参考图3,蒸汽发生盘
100
还包含:温度传感器
40
和四个温控器
50。
具体而言,温度传感器
40
设置于底座
20
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若干温控器
50
设置于底座
20
的下表面,若干温控器
50
中的一个连接在三个加热管
30
的整体零线的前端,剩余的温控器
50
分别连接至对应的三个加热管
30
的火线前端。
通过这四个温控器
50
实现对每根加热管
30
单独进行保护控制。
其中,每个温控器
50
的位置均在所保护的加热管
30
的正下方,减小热量的传递距离,达到最快启动保护的作用。
由于盘体
10的上表面为下凹弧形结构,工作时的水会始终位于中间位置。
而温度传感器
40
放置在底座
20
的中心,将更快的检测到盘底的底部温度,判定上表面是否还有水,进而可以控制是否进行注水操作。
42.请参考图3,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底座
20
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上凹陷的观察槽
21,若干观察槽
21以底座
20
的圆心为中心等间隔径向向外延伸。
每个加热管
30
都至少有一部分位于观察槽
21内。
通过观察窗,方便操作人员对内嵌于底座
20
内的加热管
30
进行观察,
以便检查是否出现损坏。
4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蒸箱,包含前述的蒸汽发生盘
100。
具体地,蒸箱设有箱体和连接至箱体的门体,前述的蒸汽发生盘
100
被设置于箱体内。
4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含前述的蒸箱。
可以理解的是,集成灶还可以包含如灶体、抽油烟设备或洗碗设备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