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276发布日期:2023-12-30 15:2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皮糖浇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


背景技术:

2.浇注机是用来完成车间铸造浇注的设备,可以提高铸件成功率,减少铁液浪费和烧伤现象的发生,其铸件成功率较高,被广泛使用于制造业,例如在糖果的制造中就常常使用浇注机进行浇筑,按种类浇注机可分为底注式浇注机、倾转式浇注机和气压式浇注机。
3.目前市面上橡皮糖浇注机的种类有很多,使用时将糖浆原料放置在入料口的内部,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运输带带动模具平移,当模具平移至喷头下方时,喷头将糖浆原料灌入模具内部,待糖浆冷却成型后将糖果取出,现时取出时多数采用顶针式脱模,通过顶针将糖果顶出的方式适用于较硬的糖果,在对软糖使用时容易导致软糖的外观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现有技术脱模时容易导致软糖的外观被破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包括外壳、输送组件、顶壳、浇注头和入料口,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输送组件,且两个所述输送组件之间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由模具、推板、推杆、支撑板、第一复位弹簧和支撑块组成,所述输送组件内侧的顶端焊接有模具,且模具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端焊接有延伸至模具外侧的推杆,且推杆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模具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外壳的内侧位于支撑板的下方焊接有支撑块。
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顶壳,且两块顶壳之间安装有浇注头,所述浇注头的顶端安装有相通的入料口。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支撑块的顶端贴合,且支撑块的中心线与外壳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支撑板与模具通过第一复位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由收集箱、内槽、挡杆、脚踏板和第二复位弹簧组成。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收集箱,且底座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侧的挡杆。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滑条,所述收集箱的底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滑槽,且收集箱与底座通过导向滑条和导向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端开设有与内槽相通的滑道,且挡杆的前端焊接有贯穿滑道的脚踏板,所述挡杆与底座通过滑道构成滑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挡杆与内槽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挡杆与内槽通过第二
复位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其在对糖果脱模时多数采用顶针式脱模,这种方式适用于较硬的糖果,在对软糖进行脱模时容易导致软糖的外形发生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料机构,输送组件带动模具平移,并通过浇注头对模具进行浇注,待模具内部的软糖冷却成型后,输送组件带动模具继续平移,当模具平移至运输组件的底端时,支撑块推动支撑板,从而通过推杆推动推板,进而将模具内部成型的软糖推出模具,由此实现对软糖的自动下料,无需采用顶针式脱模,解决了现有技术脱模时容易导致软糖的外观被破坏的问题;
15.2.该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工作人员将收集箱放置在输送带的下方,软糖通过输送组件落入收集箱的内部完成收集,这样往往不够稳固,在收集箱被误撞时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容易导致收集不完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收集机构,将收集箱通过导向滑槽与导向滑条滑道插接,使得收集箱被安装在底座内侧的顶端,第二复位弹簧推动挡杆对收集箱形成限位,从而使得收集箱安装牢固,模具输送至外壳的底端时通过下料机构自动下料,使得脱模后的软糖直接落入收集箱的内部,由此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侧视剖视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中:
1、外壳;
2、输送组件;
3、顶壳;
4、浇注头;
5、入料口;
6、下料机构;
601、模具;
602、推板;
603、推杆;
604、支撑板;
605、第一复位弹簧;
606、支撑块;
7、底座;
8、收集机构;
801、收集箱;
802、内槽;
803、挡杆;
804、脚踏板;
805、第二复位弹簧;
9、导向滑条;
10、导向滑槽;
11、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
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包括外壳
1、输送组件
2、顶壳
3、浇注头4和入料口5,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输送组件2,且两个输送组件2之间设置有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由模具
601、推板
602、推杆
603、支撑板
604、第一复位弹簧
605和支撑块
606组成,原料在模具
601的内部冷却后,输送组件2带动模具
601平移至输送组件2的底端,使得支撑块
606对支撑板
604产生挤压,从而通过推杆
603推动推板
602将软糖推出模具,由此实现对软糖的自动下料。
23.请参阅图1和图4,输送组件2内侧的顶端焊接有模具
601,且模具
6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
602,推板
602的底端焊接有延伸至模具
601外侧的推杆
603,且推杆
603的底端焊接
有支撑板
604,支撑板
604与模具
601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605,外壳1的内侧位于支撑板
604的下方焊接有支撑块
606,输送组件2由伺服电机、锥齿轮组、转轴、齿轮和链条组成,伺服电机通过锥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从而通过齿轮带动链条对模具
601进行输送,由此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
24.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外壳1的顶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顶壳3,且两块顶壳3之间安装有浇注头4,浇注头4的顶端安装有相通的入料口5,支撑板
604的底端与支撑块
606的顶端贴合,且支撑块
606的中心线与外壳1的中心线重合,支撑板
604与模具
601通过第一复位弹簧
605构成弹性结构,浇注头4设置有多个,且与模具
601表面的槽口对应,输送组件2将模具
601带至浇注头4的底端,由此通过浇注头4完成对模具
601的浇注。
25.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外壳1的底端焊接有底座7,且底座7的顶端设置有收集机构8,收集机构8由收集箱
801、内槽
802、挡杆
803、脚踏板
804和第二复位弹簧
805组成,将收集箱
801通过导向滑槽
10和导向滑条9安装在底座7的顶端,并通过挡杆
803对收集箱
801进行限位,由此使得收集箱
801安装牢固。
26.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底座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收集箱
801,且底座7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内槽
802,内槽
8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底座7外侧的挡杆
803,踩踏脚踏板
804,使得挡杆
803回缩至内槽
802的内部,抽拉收集箱
801,由此实现对收集箱
801的拆卸。
27.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底座7的顶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滑条9,收集箱
801的底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滑槽
10,且收集箱
801与底座7通过导向滑条9和导向滑槽
10构成滑动结构,收集箱
801安装和平移时通过导向滑槽
10和导向滑条9形成导向限位,由此便于收集箱
801的安装和取出。
28.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底座7的前端开设有与内槽
802相通的滑道
11,且挡杆
803的前端焊接有贯穿滑道
11的脚踏板
804,挡杆
803与底座7通过滑道
11构成滑动结构,挡杆
803平移时通过滑道
11形成导向限位,从而便于通过脚踏板
804带动挡杆
803进行上下平移,由此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
29.请参阅图
1、图3和图4,挡杆
803与内槽
802之间焊接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805,且挡杆
803与内槽
802通过第二复位弹簧
805构成弹性结构,将收集箱
801通过导向滑槽
10与导向滑条9滑道插接,使得收集箱
801被安装在底座7内侧的顶端,第二复位弹簧
805推动挡杆
803对收集箱
801形成限位,从而使得收集箱
801安装牢固,模具
601输送至外壳1的底端时通过下料机构自动下料,使得脱模后的软糖直接落入收集箱
801的内部,由此提升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3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时
,
首先踩压脚踏板
804,并将收集箱
801通过导向滑槽
10和导向滑条9与底座7插合,松开脚踏板
804,挡杆
80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
805复位,由此使得收集箱
801安装牢固,将原料倒入入料口5,然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输送组件2和浇注头4,通过浇注头4完成对模具
601的浇注,待模具
601内部的原料冷却成型后,输送组件2带动模具
601平移至输送组件2的底端,通过支撑块
606挤压支撑板
604,从而通过推杆
603推动推板
602,进而使得软糖落入收集箱
801的内部,由此完成对软糖的制作和收集,这就是该便于自动下料的橡皮糖浇注机的使用流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