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水壶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80423发布日期:2023-12-30 15:3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水壶的制作方法
一种膨胀水壶、冷却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诸多冷却系统中都具有膨胀水壶,也可称为膨胀箱。
例如汽车上的冷却系统。
随着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变化,系统内的液体压力也会变化,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时,冷却系统负荷大,经常需要泄压。
通常,膨胀水壶上具有泄压阀,当压力达到预设临近值时,会自动打开而泄压。
但,泄压过程,冷却液会随气体一起喷出,污染周围零件,同时,也导致系统内的冷却液随着使用时长而越来越少,容易影响系统的冷却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膨胀水壶、包括该膨胀水壶的冷却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泄压时冷却液随气体喷出而容易污染周围零件并导致冷却液减少而影响系统冷却能力的问题。
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膨胀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上设置有主液室和气液分离室,所述主液室设置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的泄压口通过溢流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室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设置有排气口及与所述主液室相连通的回流口,所述回流口处设置有开闭所述回流口的阀门,且所述气液分离室内设置有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气液分离结构。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用于阻挡或吸附液体的分离件,并形成有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的排气通道。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末端,低于所述排气口并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室的底部,所述分离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口相连通的排液孔。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口处的阀门为单向阀,以使液体从所述气液分离室流入所述主液室。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室的底壁上,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将液体导向所述回流口的导流结构。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件设置有多个并交错且间隔布置而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件设置有多个并间隔布置而将所述气液分离室分隔为多个腔室,且每个所述分离件上均设置有通孔,以使各所述腔室相连通而形成所述排气通道,且相邻两个所述分离件上的通孔在轴向上投射的投影为交错排列。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通道具有多个弯折段而整体呈弯曲状延伸;和/或,沿逐渐靠近所述排气口的方向,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逐渐缩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阻液件,所述阻液件上具有孔眼。
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膨胀水壶。
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15.本技术提供的膨胀水壶,其壶体上,主液室泄压时喷出的气液混合物会进入气液分离室内,并通过气液分离室内的气液分离结构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排气口排出,液体经回流口回流回主液室。
如此设置,不仅可以防止冷却液随气体喷出而污染零部件,也能回收冷却液,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冷却液在泄压时的损耗,使膨胀水壶中的冷却液能够长期足量,有效保证冷却能力,也减少所需的售后维护次数,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膨胀水壶的示意图。
17.图1中:
18.1、壶体;
11、主液室;
111、出液口;
12、气液分离室;
121、排气口;
122、回流口;
2、泄压装置;
3、溢流管;
4、分离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请参考附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膨胀水壶,该膨胀水壶包括壶体1,壶体1上设置有主液室
11和气液分离室
12,主液室
11设置有壶口和出液口
111,出液口
111通过管道与冷却系统中的其他部件相连。
而壶口处设置有泄压装置2,泄压装置2可为泄压阀,如壶口处设置有壶盖,泄压阀可安装在壶盖上,处于盖腔内,并根据压力自动打开而泄压。
泄压装置2的泄压口通过溢流管3与气液分离室
12相连通,如气液分离室
12具有进口,溢流管3的一端与泄压装置2的泄压口相连、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室
12的进口相连。
同时,气液分离室
12设置有排气口
121及与主液室
11相连通的回流口
122,且气液分离室
12内设置有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的气液分离结构,使从进口进入的高压气液混合物经过气液分离结构后,气体和液体分离,气体经排气口
121排出,液体经回流口
122流回主液室
11。
21.当冷却系统内压力超过设计值,泄压装置2会开启,气液混合物从泄压口喷出并经溢流管3进入气液分离室
12,由于气液分离结构的分离作用,加之冷却液密度比空气大,运动过程中气液混合物中的冷却液会滞留,并在汇聚之后流向回流口
122,而空气则会从排气口
121排出。
22.如此设置,不仅可以防止冷却液随气体喷出而污染零部件,也能回收冷却液,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冷却液在泄压时的损耗,使膨胀水壶中的冷却液能够长期足量,有效保证冷却能力,也减少所需的售后维护次数,如减少所需的补液次数,无需对冷却液的污染进行清理,便于使用,并利于降低成本;且,气液分离室
12内设置有专门的气液分离结构,可以实现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相比于仅通过重力作用来分离混合在一起的气体和液体,分离效果更好,能够彻底防止冷却液随气体喷出,防止造成喷溅污染,也能更好地保证冷却液的回收效果。
23.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膨胀水壶,气液分离室
12和主液室
11都设置在壶体1上,可以一体制作成型,相比于设置单独的气液分离器及其他相关部件的结构相比,整体结构更简洁,便于制作,也节省占用空间,利于在车体上布置,而与在泄压口设置长长的溢流管3,将溢流管3伸出至车体外的结构相比,可以简化管路布置,且能回收冷却液。
24.气液分离结构包括用于阻挡或吸附液体的分离件4,并形成有与排气口
121相连通的排气通道。
如,分离件4可以从气液分离室
12的进口开始设置,一直延伸至排气口
121处,当然,也可以是只设置在排气口
121处,优选的实施例中,气液分离结构在气液分离室
12内的布置长度较长,可以从进口处延伸至排气口
121处,如此,能够增长气液混合物的分离时长,增效分离效果。
而进口和排气口
121可以分布在气液分离室
12的两端,例如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两端。
而排气口
121开设在气液分离室
12的顶部,回流口
122开设在气液分离室
12的底部,如底壁或临近底壁的侧壁上。
优选的实施例中,回流口
122也可位于排气通道的末端,如图1所示,排气口
121位于排气通道的末端的顶部,而回流口
122位于排气通道末端的底部。
分离件4上设置有与回流口
122相连通的排液孔。
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室
12,运动过程中气液混合物会撞击分离件4,冷却液会附着在分离件4上,汇聚之后向下流动,并通过排液孔流向回流口
122,而空气则会从顶部的排气口
121排出。
25.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具有多个弯折段而整体呈弯曲状或者说曲折状延伸。
如s型、类s型、螺旋型、迷宫型等等。
如此,使气液混合物在气液分离结构中弯曲前进,能够增长气液混合物的分离时长,增效分离效果。
26.具体而言,一些实施例中,分离件4设置有多个并交错且间隔布置而形成排气通道。
例如,分离件4为隔板,多个隔板沿气液分离室
12的进口至排气口
121的方向间隔并交错布置,隔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条排气通道。
或者,分离件4为隔板,隔板可以呈螺旋状设置,围合成螺旋状的排气通道。
如此设置,都可以形成具有多个弯折段的排气通道,也使得气体分离结构较长,能够增长气液混合物在气液分离结构中的流动时长,增长分离时长,增强分离效果。
27.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分离件4设置有多个并间隔布置而将气液分离室
12分隔为多个腔室,且每个分离件4上均设置有通孔,以使各腔室相连通而形成排气通道。
相邻两个分离件4上的通孔在轴向上投射的投影为交错排列。
例如,分离件4为隔板,在进口至排气口
121的方向上,隔板间隔设置,且每个隔板都从气液分离室
12的一侧腔壁延伸至另一侧腔壁,将气液分离室
12分为多个腔室,从进口排列到排气口
121处,同时,隔板上设置有通孔,使得各腔室相连通而形成排气通道。
且相邻两个隔板上的通孔在轴向上投射的投影为交错排列。
如此,各腔室之间不会形成一个直通通道,气液混合物可以途径各腔室,整体曲折前进,延长分离时长,增强分离效果。
28.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室
12,运动过程中气液混合物会撞击分离件4,冷却液会附着在分离件4上,汇聚之后向下流动,而由于分离件4上例如在分离件4的底部区域,设置有排液孔,各腔室内或者说各隔板上汇聚的液体,都通过排液孔流向回流口
122,而空气则会从气液分离室
12顶部的排气口
121排出。
29.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沿逐渐靠近排气口
121的方向,排气通道的截面逐渐缩小。
例如,围合成排气通道的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随着气液混合物在排气通道中流动,与分离件4产生撞击,部分液体附着在分离件4上,气液混合物的压力逐渐下降,当排气通道
的截面缩小,可以增强气体压力或者说减缓气体压力下降的程度,如此,可以增强后半截排气通道中,气液混合物与分离件4的撞击强度和接触时长,提高液体附着程度,增强分离效果。
30.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内还设置有阻液件,阻液件上具有孔眼。
阻液件可以是过滤件如滤网,也可以是具有微孔结构的物质如陶瓷件。
阻液件间隔排列在排气通道内,还可以交错布置。
增强对液体的吸附性,增强气液分离效果。
31.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分离件4可以是具有微孔结构的物质,如陶瓷件,陶瓷件可以填充在气液分离室
12中,如进行堆放,且堆放的多个陶瓷件之间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排气通道,如陶瓷件之间具有间隙。
如此,也可以有效的对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液体附着在陶瓷件上,积累到一定量后会向下流动,而汇聚到回流口
122处。
32.一些实施例中,回流口
122处设置有单向阀,以使液体从气液分离室
12流入主液室
11。
如此设置,能够防止主液室
11内的冷却液从此处流入气液分离室
12,可以使主液室
11内的冷却液的液位不受回流口
122位置的限制。
随着冷却液汇聚在回流口
122处,其作用在单向阀上的压力会增大,加之气体的压力对单向阀的作用,达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值后,单向阀会打开,气液分离室
12内的冷却液会重新进入主液室
11,保证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33.一些实施例中,回流口
122位于气液分离室
12的底壁上,且底壁上设置有将液体导向回流口
122的导流结构。
如此,能够使液体更好的集聚在回流口
122处,避免遗留在气液分离室
12内,也能更快的打开单向阀。
34.具体而言,导流结构可以是逐渐向下凹陷的导流槽结构,例如回流口
122周围的底壁区域沿靠近回流口
122的方向逐渐倾斜设置,形成呈锥形或者说呈漏斗状的导流槽,亦或者,当回流口
122位于底壁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一侧时,可以是底壁整体或靠近回流口
122处的区域为斜面,形成斜坡状,而回流口
122位于最低点,即导流槽的槽底或斜坡的坡底。
35.或者,导流结构包括多个倾斜设置并指向回流口
122的凹槽,即底壁上设置有多条均指向回流口
122的凹槽,且凹槽沿靠近回流口
122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回流口
122位于各凹槽的末端且处于最低点。
36.上述导流结构都可以使从分离件4上流至气液分离室
12底壁上的液体快速聚集到回流口
122处,提高冷却液回流效果和效率。
3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膨胀水壶,而该膨胀水壶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膨胀水壶。
则该冷却系统具有上述实施例中膨胀水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
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39.本技术中涉及的部件、装置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附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部件、装置。
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
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
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40.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
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41.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
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
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42.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
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
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