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油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6447发布日期:2023-12-30 11:5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油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白油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油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2.白油又名白色矿物油,是一种常见的石油产品,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将白油划分为工业级白油、药用级白油和食品级白油等多个类别,其中工业级白油为无色、无嗅、无味、无荧光的透明油状物,是由加氢裂化生产的基础油为原料,经深度脱蜡、化学精制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3.通常情况下,无色透明的白油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变为淡黄色。
为方便对白油进行重复利用,工作人员需要对使用后的白油进行脱色处理。
传统的脱色方式是在白油中添加白土,通过白土和白油的混合对白油进行脱色。
但是现有装置中白油和白土的混合效果较差,投入装置的白土容易发生结块,从而导致白土的利用率较低。
同时,现有装置在脱色结束后很难对白油中的白土进行收集,因此容易导致脱色后的白油内部出现白土残留,从而降低脱色后白油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白油脱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白油脱色装置,包括:
7.容纳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顶盖、外筒体和底盖,所述顶盖和底盖分别设置在外筒体的上下两端,在顶盖上设有白油进料管和白土进料管,在底盖上设有安装孔和出料管;所述外筒体内部设有由上至下顺次连通的进料段、混合段和分离段,在混合段和分离段之间设有隔离板,且在隔离板上设有多个连通孔;
8.翻搅组件,所述翻搅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顶盖上,转动轴置于外筒体内部,且转动轴的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绞龙叶,在绞龙叶的外侧边缘与混合段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且在绞龙叶上设有多个流通孔;
9.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收集筒、连接段和操作段,所述连接段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孔内部,所述收集筒的顶端与隔离板的底面相抵持,在收集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且收集筒的外径小于分离段的内径。
10.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顶面上设有收集环槽,所述收集环槽的内径大于收集筒的外径且小于分离段的内径,在收集环槽的顶端设有过滤网,且所述出料管与收集环槽的底端相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孔的孔径小于连通孔的孔径,且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内径小于过滤孔的孔径。
12.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筒的顶端设有密封环,在所述隔离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容纳
密封环的密封槽。
13.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间隙的间隙尺寸与流通孔的内径相等。
14.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段的内径大于混合段的内径,所述进料段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且进料段底端内径与混合段的内径相等。
15.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的侧壁中设有加热空腔,且加热空腔位于混合段外部;在外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热介质导入管和热介质导出管,所述热介质导入管和热介质导出管均与加热空腔相连通,且热介质导入管和热介质导出管分别位于混合段的两侧。
16.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外部设有保温层。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脱色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8.(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脱色装置,能通过翻搅组件对投入装置内部的白土和白油进行翻搅混合。
当绞龙叶开始转动时,本装置内部的白油和白土将在绞龙叶的作用下向上翻搅,由于绞龙叶的外侧边缘与混合段的内壁之间存在流通间隙,且在绞龙叶上设有流通孔,因此在向上翻搅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物料沿流通间隙和流通孔向下运动,这样一来就能提升白土和白油的混合效果,避免白土发生结块,从而提高白土的利用率和白油的脱色效率。
此外,本装置还能通过收集组件对白油和白土进行分离。
在完成白油脱色后,白土将被拦截在收集组件内部,白油将沿出料管离开本装置,因此能够降低白土的收集难度,并避免脱色后的白油内部存在白土残留。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脱色装置,在外筒体的侧壁中设有加热空腔。
在进行白油和白土的混合时,工作人员可向加热空腔内部通入热介质,从而提高本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而提升白油的脱色效率。
20.(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白油脱色装置,在底盖顶面上设有收集环槽,并在收集环槽的顶端设有过滤网,通过设置过滤网能提高白土的拦截效果,从而避免细小的白土颗粒沿出料管离开本装置。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白油脱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白油脱色装置的爆炸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白油脱色装置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筒体的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顶盖;
11-白油进料管;
12-白土进料管;
2-外筒体;
21-进料段;
22-混合段;
23-分离段;
24-隔离板;
241-连通孔;
242-密封槽;
25-加热空腔;
251-热介质导入管;
252-热介质导出管;
3-底盖;
31-安装孔;
32-出料管;
33-收集环槽;
331-过滤网;
41-驱动电机;
42-转动轴;
43-绞龙叶;
44-流通孔;
51-收集筒;
511-过滤孔;
512-密封环;
52-连接段;
53-操作段;
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2.一种白油脱色装置,其结构可由图
1-图4进行示意,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白油脱色装置包括:容纳组件、翻搅组件和收集组件,其中容纳组件用于为白油和白土的混合提供空间,翻搅组件用于实现白油和白土的翻搅混合,收集组件用于对脱色后的白油和白土进行分离,并对白土进行收集。
33.容纳组件包括:顶盖
1、外筒体2和底盖3,其中顶盖1和底盖3可分别通过法兰盘设置在外筒体2的上下两端,在顶盖1上设有白油进料管
11和白土进料管
12,在底盖3上设有安装孔
31和出料管
32。
图4为外筒体2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外筒体2内部设有由上至下顺次连通的进料段
21、混合段
22和分离段
23,其中在混合段
22和分离段
23之间设有隔离板
24,且在隔离板
24上设有多个连通孔
241。
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先将收集组件装配到安装孔
31内部,再通过白油进料管
11和白土进料管
12分别将待脱色的白油和白土投入外筒体2当中,此时进料段
21能对待脱色的白油和白土进行聚集,从而使其进入混合段
22当中。
随后工作人员可启动翻搅组件,从而对混合段
22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搅混合,以使得待脱色白油与白土进行充分的混合接触,以便借助白土实现白油的脱色。
完成脱色后的混合物料将进入分离段
23内部,此时收集组件将对脱色后的白油和使用后的白土进行分离,以使得白土存留在收集组件内部,白油沿出料管
32导出本装置。
34.可选的,为方便对外筒体2内部的物料流向进行引导,本实施例中分离段
23的内径应大于混合段
22的内径,进料段
21的内径应由上至下的逐渐变小,且进料段
21底端内径应与混合段
22的内径相等。
当待脱色的白油和白土进入进料段
21内部后,由于进料段
21的内径由上至下的逐渐变小,因此白油和白土会向混合段
22方向聚集,方便翻搅组件进行搅动。
当完成脱色的混合物料离开混合段
22时,由于分离段
23的内径大于混合段
22的内径,因此能为收集组件的分离工作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使白土和白油进行分离。
35.为实现对白油和白土的混合翻搅,翻搅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41和转动轴
42,其中驱
动电机
41设置在顶盖1上,转动轴
42置于外筒体2内部,且转动轴
42的顶端与驱动电机
41的输出轴相连。
在转动轴
42上还应设有绞龙叶
43,在绞龙叶
43的外侧边缘与混合段
22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且在绞龙叶
43上设有多个流通孔
44。
当驱动电机
41启动后,转动轴
42将在外筒体2内部进行转动,此时绞龙叶
43能驱使白油和白土的混合物由下向上的进行翻搅。
由于绞龙叶
43的外侧边缘与混合段
22的内壁之间存在流通间隙,且在绞龙叶
43上设有流通孔
44,因此在翻搅过程中,部分混合物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流动间隙和流通孔
44向下流动。
与传统的搅拌桨相比,本装置中的翻搅组件能使物料在翻搅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混乱程度,从而提升白油和白土的接触机会,进而提高白油和白土的混合程度,避免白土因翻搅不均匀而出现结块现象,实现提高白土利用率和白油脱色效率的目的。
36.可选的,为提升混合物料在混合段内部的翻搅效果,本实施例中流通间隙的间隙尺寸应与流通孔
44的内径相等。
由于绞龙叶
43上设有多个流通孔
44,因此在翻搅过程中,多个流通孔
44所形成的总通道内径将大于流通间隙的通道内径,这样一来就使大部分向下流动的物料沿流通孔
44进行流动,从而充分发挥流通孔
44对物料流向的扰乱效果,进一步提高白油和白土的混合均匀程度。
37.为实现白油与白土在脱色完成后的分离,收集组件可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收集筒
51、连接段
52和操作段
53,在收集筒
5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过滤孔
511,且收集筒
51的外径小于分离段
23的内径。
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螺纹将连接段
52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孔
31内部,并使收集筒
51的顶端将与隔离板
24的底面相抵持。
当完成脱色的混合物料沿连通孔
241向下流动时,混合物料将进入收集筒
51内部,由于收集筒
51的侧壁上设有过滤孔
511,因此使用后的白土将被拦截在收集筒
51内部,完成脱色的白油将穿过过滤孔
511流向收集筒
51外部,并最终沿出料管
32离开本装置。
38.可选的,为提升收集筒
51与隔离板
24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收集筒
51的顶端可设有密封环
512,相应的,在隔离板
24的底面上应设有密封槽
242。
当收集筒
51的顶端与隔离板
24的底面相抵持时,密封环
512将插入密封槽
242内部,从而避免混合物料沿拼接缝隙流向收集组件外部。
39.此外,为提升本装置对白土的拦截过滤效果,在底盖3的顶面上还可设有收集环槽
33。
具体的,收集环槽
33的内径应大于收集筒
51的外径且小于分离段
23的内径,在收集环槽
33的顶端应设有过滤网
331,且出料管
32应与收集环槽
33的底端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孔
511的孔径应小于连通孔
241的孔径,且过滤网
331的网孔内径小于过滤孔
511的孔径。
当完成脱色的白油将穿过过滤孔
511流向收集筒
51外部后,过滤网
331将对白油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对白油中细小白土颗粒进行拦截,避免完成脱色的白油中出现白土残留。
4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为提升白油的脱色效率,在外筒体2的侧壁中还可设有容纳热介质的加热空腔
25,且加热空腔
25应位于混合段
22外部。
相应的,为方便热介质进出本装置,在外筒体2的侧壁上应设有与加热空腔
25相连通的热介质导入管
251和热介质导出管
252,且热介质导入管
251和热介质导出管
252应分别位于混合段
22的两侧。
当开始进行白油脱色时,工作人员可将热介质(如导热油或热蒸汽等)通入加热空腔
25内部,从而借助热介质携带的热量提高本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而加快白油脱色的速度。
41.此外,为避免热介质携带的热量向装置外部扩散,在外筒体2外部还可设有由岩棉
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保温层6,从而降低本装置的热量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
42.下面对上述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
4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油脱色装置,能通过翻搅组件对投入装置内部的白土和白油进行翻搅混合,提升白土和白油的混合效果,避免白土发生结块,从而提高白土的利用率和白油的脱色效率。
其次,本装置能通过收集组件和过滤网对白油和白土进行分离,从而降低白土的收集难度、避免脱色后的白油内部存在白土残留。
此外,本装置还能借助加热空腔使热介质进入装置内部,从而提高白油脱色的温度,进而加快白油的脱色效率。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