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侧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7019548发布日期:2024-02-09 13:1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侧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侧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在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保护乘客或行人,车辆安全性标准日益加强。

2、作为用于在发生碰撞时减少对乘客的伤害的方法,存在一种减少乘客所乘坐的车辆的内部的变形量的方法。

3、如图1中所示,在框架主体式车辆中,车辆主体连接到底盘框架110。例如,底板面板121使用衬套122连接到底盘框架110。框架主体式车辆具有以下优点:当车辆在纵向方向上碰撞时(即当发生前方碰撞或后方碰撞时),由于底盘框架110支撑负载输入,所以车辆的内部空间不会发生变形。

4、然而,框架主体式车辆在侧向碰撞方面具有缺点。例如,如图2所示,当在车辆的侧向碰撞期间使碰撞能量f施加到车辆的侧部时,侧梁124变形以围绕垂直于地面的虚拟轴线转动。由于侧梁124的转动变形,中柱125被挤入到车辆的内部中(参考图2的虚线)。当中柱125被挤入到车辆的内侧中时,乘客的生存空间减少,从而对乘客造成伤害。

5、同时,近年来,由于侧向碰撞的评估标准增加,与车辆发生碰撞的障碍物的负载和速度也在增加。因此,由于在侧向碰撞评估期间侧梁124的变形增大,使得中柱125被挤入到车辆的内部中的量增加。

6、为了在发生侧向碰撞以及进行侧向碰撞评估时减少对乘客的伤害,减少中柱125被挤入到车辆的内部中的量是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侧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涉及车辆的侧加强结构,该侧加强结构防止侧梁的转动变形,使得当发生侧向碰撞时中柱不被推到车辆的内部中。

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侧加强结构,在框架主体式车辆中,侧梁和中柱彼此直接连接,并且侧向碰撞的能量传递到车辆的底盘框架,从而防止侧梁转动并防止侧梁进入车辆的内部。

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支架,联接到侧梁;以及第二支架,插入并连接到第一支架的一侧,并且第二支架联接到底盘框架。

4、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当车辆发生侧向碰撞时,第一支架限制为不与第二支架间隔开,以防止侧梁相对于垂直于地面的虚拟轴线转动。

5、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支架包括构造为连接到第二支架的连接单元,第二支架具有联接槽,连接单元插入到联接槽中,并且连接单元在侧向碰撞期间被限制于联接槽。

6、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连接单元的插入到联接槽中的端部部分形成为t形形状,并且联接槽形成为距第二支架的上端一预定深度以约束连接单元的端部部分。

7、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主体;第一凸缘部分,形成在第一主体周围并联接到侧梁;以及连接单元,从第一主体朝向联接槽延伸。

8、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支架位于底板下部构件连接到侧梁的部分处,并且第一凸缘单元联接到侧梁和底板下部构件。

9、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主体;第二凸缘单元,形成在第二主体周围并联接到底盘框架;以及联接槽,在第二主体中的面向侧梁的表面上形成在距第二主体的上端一预定深度处。

10、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支撑连接单元的端部部分的支撑表面在联接槽周围形成于第二主体中。

11、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距形成中柱的位置一预定长度范围内。

12、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支架还包括变形导向缘(deformation guide bead),该变形导向缘在第二主体中的形成为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凹入或凸出。

13、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支架通过点焊联接到侧梁,并且第二支架通过co2焊接联接到底盘框架。

14、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在车辆发生侧向碰撞时,侧梁和第一支架被推向车辆的内部并且第二支架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15、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根据具有以上构造的车辆的侧加强结构,侧梁和底盘框架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连接,因此提高了框架主体式车辆的侧向碰撞性能。

16、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因为侧梁和中柱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彼此连接,所以碰撞能量可以在第二支架变形并吸收碰撞能量时传递到底盘框架。

17、此外,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因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彼此连接以阻止侧梁由于碰撞能量而转动,所以减小了中柱由于侧梁的变形而挤入到车辆的内部中的量。因此,也减少了车辆的内部空间减少的量,从而减少对乘客的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加强结构,所述侧加强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侧加强结构设计成使得在所述车辆发生侧向碰撞之后,所述第一支架不与所述第二支架间隔开并且所述侧梁不相对于垂直于地面的虚拟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联接槽,所述连接单元插入到所述联接槽中,并且所述连接单元在侧向碰撞期间被限制于所述联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加强结构,还包括于所述第二主体中在所述联接槽周围的支撑表面,并且所述支撑表面构造为支撑所述连接单元的端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中的变形导向缘,所述变形导向缘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凹入或凸出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布置在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距中柱所布置位置一预定长度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点焊联接到所述侧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支架通过co2焊接联接到所述底盘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加强结构,其中,在所述车辆发生侧向碰撞之后,所述侧梁和所述第一支架被推向所述车辆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二支架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13.一种车辆,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联接槽,所述连接单元插入到所述联接槽中,并且所述连接单元在侧向碰撞期间被限制于所述联接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主体中的变形导向缘,所述变形导向缘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凹入或凸出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示例性侧加强结构,包括:第一支架,联接到侧梁;以及第二支架,插入并连接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并且第二支架联接到底盘框架。示例性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包括底盘框架、中柱、侧梁和连接到侧梁的底板下部构件;以及侧加强结构,包括联接到侧梁的第一支架和插入并连接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并且联接到底盘框架的第二支架。

技术研发人员:金柄助,金昇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