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270564发布日期:2023-12-06 19:1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针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针织结构,尤其是一种包含延伸设置的浮线的针织结构。


背景技术:

1、针织结构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举凡衣物、鞋类、日用品等都可见其踪迹。现行市面上所贩售的针织结构由多种不同的编织技法所制得,使其不仅具有多样化的外观,亦可视需求而改变编织的方式,以制得具有特殊功能的针织结构。

2、因此,开发具有不同功能与多样化外观的针织结构,使其可于应用在不同的物品,同时达成增进市场销售的目的,已成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针织结构,包含编织本体以及至少一个浮线。编织本体包含第一编织布及第二编织布。第一编织布包含第一上表面。第二编织布包含第二上表面,其中第二编织布与第一编织布并列,且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间具有织物间隔。浮线来回织入编织本体,且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浮线而彼此连接。至少一个浮线是沿着垂直针织结构的长轴的方向而横跨织物间隔,以连接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

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浮线可来回织入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且所述至少一个浮线可外露于第一上表面与第二上表面。

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第一编织布可更包含第一编织单元,且第一编织布由第一编织单元以经编方式编织而成。

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第一编织布可为经平组织。

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第二编织布可更包含第二编织单元,且第二编织布由第二编织单元以经编方式编织而成。

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第二编织布可为经平组织。

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可更包含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环扣单元可位于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并凸出于第一编织布的一侧边或第二编织布的一侧边,且所述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是由所述至少一个浮线形成。

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环扣单元可设置于第一编织布上并凸出于第一编织布的侧边,且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是由延伸自第一编织布的至少一个浮线回返织入第一编织布而形成。

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环扣单元可设置于第二编织布上并凸出于第二编织布的侧边,且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是由延伸自第二编织布的至少一个浮线回返织入第二编织布而形成。

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针织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浮线的颜色可不同于编织本体的颜色。

11、借此,通过编织本体包含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且浮线以沿着垂直针织结构的长轴的方向而横跨织物间隔并来回织入编织本体,进而使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相互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针织结构不仅可具有多样化的外观,亦可有效提升应用于不同物品时的使用便利性与应用广度。再者,通过浮线来回织入编织本体的方式,可有效地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针织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使其具有相关领域的应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浮线是来回织入该第一编织布与该第二编织布,且该至少一个浮线是外露于该第一上表面与该第二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编织布更包含第一编织单元,且该第一编织布由该第一编织单元以经编方式编织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编织布为经平组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编织布更包含第二编织单元,且该第二编织布由该第二编织单元以经编方式编织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编织布为经平组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环扣单元设置于该第一编织布上并凸出于该第一编织布的该侧边,且该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是由延伸自该第一编织布的该至少一个浮线回返织入该第一编织布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环扣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编织布上并凸出于该第二编织布的该侧边,且该至少一个环扣单元是由延伸自该第二编织布的该至少一个浮线回返织入该第二编织布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浮线的颜色不同于该编织本体的颜色。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织结构,包含编织本体以及至少一个浮线。编织本体包含第一编织布及第二编织布。第一编织布包含第一上表面。第二编织布与第一编织布并列,且第二编织布包含第二上表面。至少一个浮线来回织入编织本体,且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浮线而彼此连接。至少一个浮线是沿着垂直针织结构的长轴的方向而横跨织物间隔,以连接第一编织布与第二编织布。借此,本技术的针织结构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与多样化的外观,可有效提升应用于不同物品时的使用便利性与应用广度。

技术研发人员:郑诚祎,黄辉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