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球型冰壶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9687发布日期:2023-12-30 14:5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球型冰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滚球型冰壶。


背景技术:

2.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属于冬奥会比赛项目;
3.由于冰壶对于场地、温度和季节的限制比较高,因此导致冰壶成为一种“贵族”运动,大部分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进行冰壶运动,因此,有了“陆地冰壶”这种替代性设计,通过冰壶本身的摩擦支撑设计降低这项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使大多数人体验冰壶运动。
4.但是目前的陆地冰壶设计还不够成熟,存在摩擦减小设计达不到要求,摩擦力依然较大;或者冰壶本身结构过于复杂,冰壶硬件设备成本过高且耐用性不够理想。
5.综上所述,现有的陆地冰壶设计存在摩擦力减小和设备成本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陆地冰壶设计存在摩擦力减小和设备成本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球型冰壶,包括相互扣合的冰壶上壳、冰壶下壳以及套设于二者外缘的碰撞环,所述冰壶上壳的顶端面设置有握柄,所述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滚球支撑组件,所述滚球支撑组件包括三个或以上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滚球,所述冰壶下壳的内端面设置有容纳所述滚球的柱状两端开口的柱状容腔结构,所述柱状容腔结构的内缘侧面设置有对所述滚球限位的环状限位凸台,用于将所述滚球的低点限定在与所述冰壶下壳底部外端面平齐的高度,通过所述滚球的滚动支撑滚球型冰壶在地面上平动。
8.这种滚球型冰壶的设计采用多个滚球承载冰壶在地面上的平动,在冰壶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布置多个滚球,在冰壶下壳的底部设置容纳滚球滚动的柱状容腔结构,容腔内设置环状限位凸台,通过该结构支撑限位在滚球的外缘,其中环状限位凸台结构的内径小于所支撑滚球的大径,将滚球限位在预定的高度,令其底部与冰壶下壳的底部外端面平齐,从而达到用滚球的滚动摩擦代替传统冰壶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冰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且多个滚球共同支撑能够获得稳定支撑的效果。
该设计结构简单且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低,能够充分满足将冰壶场地去冰化的要求,以简洁的结构保证了冰壶本身成本低性能稳定耐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陆地冰壶设计存在摩擦力减小和设备成本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滚球支撑组件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滚球,所述冰壶下壳内端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三个柱状容腔结构。
优化了滚球支撑组件的滚球设计,保证效
果同时降低结构成本。
1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冰壶下壳在所述柱状容腔结构的外缘间隙分布有三个中空的限位安装凸台,所述冰壶上壳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中空的对接凸台,通过在所述对接凸台和所述限位安装凸台之间安装螺纹杆件将所述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以预设间隔距离安装固定。
优化了柱状容腔结构之间的安装结构设计,优化了冰壶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安装结构设计,通过螺纹安装达到简易安装。
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安装凸台呈圆柱状,其内设置有挡环结构,所述限位安装凸台嵌套于所述对接凸台的外周,所述挡环结构与所述对接凸台的端面相抵以限定所述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距离。
优化了限位安装凸台的结构设计,通过对接凸台与挡环结构之间的端面相抵配合,到达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安装距离限定。
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安装凸台的内部中空贯通所述冰壶下壳的底端面,用于从所述冰壶下壳的底端面装入螺纹杆件,所述限位安装凸台在所述冰壶下壳的底端面的开孔位置设置有圆弧面倒角。
进一步简化了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安装设计,且降低了安装位置的摩擦力。
1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冰壶上壳与所述冰壶下壳的外缘均设置有相向的翻边结构,所述碰撞环的上下两侧边缘与所述翻边结构嵌套配合。
优化了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与碰撞环之间的安装配合结构设计,令冰壶整体外观平滑。
1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冰壶下壳的翻边结构的下侧缘呈圆弧倒角面,用于减小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优化了冰壶下壳的底面结构设计,降低了冰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5.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握柄与所述冰壶上壳之间一体成型连接。
优化了冰壶的整体结构设计,降低了装置成本。
1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握柄的端头为敞口结构,所述握柄的内部基部通过一体注塑的板面闭合。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球型冰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滚球型冰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滚球型冰壶的侧剖面部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
1-图3中:
21.1、握柄;
2、冰壶上壳;
3、碰撞环;
4、冰壶下壳;
5、滚球;
6、翻边结构;
7、柱状容腔结构;
8、限位安装凸台;
9、环状限位凸台;
10、对接凸台;
11、挡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考图
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球型冰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滚球型冰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滚球型冰壶的侧剖面部结构示意图。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球型冰壶,包括相互扣合的冰壶上壳
2、冰壶下壳4以及套设于二者外缘的碰撞环3,冰壶上壳2的顶端面设置有握柄1,冰壶上壳2与冰壶下壳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滚球支撑组件,滚球支撑组件包括三个或以上呈圆周均匀分布的滚球5,冰壶下壳4的内端面设置有容纳滚球5的柱状两端开口的柱状容腔结构7,柱状容腔结构7的内缘侧面设置有对滚球5限位的环状限位凸台9,用于将滚球5的低点限定在与冰壶下壳4底部外端面平齐的高度,通过滚球5的滚动支撑滚球型冰壶在地面上平动。
25.这种滚球型冰壶的设计采用多个滚球承载冰壶在地面上的平动,在冰壶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布置多个滚球,在冰壶下壳的底部设置容纳滚球滚动的柱状容腔结构,容腔内设置环状限位凸台,通过该结构支撑限位在滚球的外缘,其中环状限位凸台结构的内径小于所支撑滚球的大径,将滚球限位在预定的高度,令其底部与冰壶下壳的底部外端面平齐,从而达到用滚球的滚动摩擦代替传统冰壶底面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冰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且多个滚球共同支撑能够获得稳定支撑的效果。
该设计结构简单且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低,能够充分满足将冰壶场地去冰化的要求,以简洁的结构保证了冰壶本身成本低性能稳定耐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陆地冰壶设计存在摩擦力减小和设备成本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26.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滚球支撑组件包括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滚球5,冰壶下壳4内端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三个柱状容腔结构
7。
该设计采用了能够构成平面支撑的最少滚球数量进行支撑,采用呈品字形均匀分布的滚球,通过三个滚球构成一个支撑平面优化了滚球支撑组件的滚球设计,保证效果同时降低结构成本。
27.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冰壶下壳4在柱状容腔结构7的外缘间隙分布有三个中空的限位安装凸台8,冰壶上壳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中空的对接凸台
10,通过在对接凸台
10和限位安装凸台8之间安装螺纹杆件将冰壶上壳2与冰壶下壳4以预设间隔距离安装固定。
28.该设计在三个柱状容腔结构之间设置三个限位安装凸台和三个配合的对接凸台,二者其一与冰壶下壳一体连接,另一与冰壶上壳一体连接,优化了冰壶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安装结构设计,通过螺纹安装达到简易安装,且能够通过该限位安装凸台和对接凸台在滚球之间形成阻隔,令滚球的位置更加稳定,主由于滚球本身具有较大的自重和惯性,这种隔绝限位结构就显得很有必要。
29.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限位安装凸台8呈圆柱状,其内设置有挡环结构
11,限位安装凸台8嵌套于对接凸台
10的外周,挡环结构
11与对接凸台
10的端面相抵以限定冰壶上壳2与冰壶下壳4之间的距离。
30.该设计优化了限位安装台和对接凸台二者之间的配合设计,二者均为中空结构相互嵌套,在限位安装凸台内设置凸起的挡环结构,通过该结构与对接凸台的端面相抵,从而限定了对接凸台嵌入限位安装凸台内的距离,从而到达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安装距离限定,以便适合滚球和柱状容腔结构的安置。
31.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限位安装凸台8的内部中空贯通冰壶下壳4的底端面,用于从冰壶下壳4的底端面装入螺纹杆件,限位安装凸台8在冰壶下壳4的底端面的开孔位置设置有圆弧面倒角。
该设计进一步简化了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之间的安装设计,限位安装凸台内的中空结构直接贯穿至冰壶下壳的底端面,可以直接从冰壶的底部装入螺纹杆
件实现冰壶上壳和冰壶下壳之间的安装固定;进一步在位于冰壶下壳底端面位置的开孔外缘设置圆弧面倒角,从而减小该位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2.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冰壶上壳2与冰壶下壳4的外缘均设置有相向的翻边结构6,碰撞环3的上下两侧边缘与翻边结构6嵌套配合。
通过对冰壶上壳和下壳的侧边缘结构设计优化了冰壶上壳与冰壶下壳与碰撞环之间的安装配合结构设计,碰撞环的上下两侧边缘能够嵌入该翻边结构中,令冰壶整体外观平滑。
33.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冰壶下壳4的翻边结构6的下侧缘呈圆弧倒角面,用于减小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优化了冰壶下壳的底部边缘结构设计,通过翻边结构的圆弧倒角面降低了冰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4.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握柄1与冰壶上壳2之间一体成型连接。
通过一体连接的设计减少了冰壶本身的结构件数量,直接将冰壶上壳与握柄一次性成型,优化了冰壶的整体结构设计,降低了装置成本。
进一步的握柄1的端头为敞口结构,握柄的内部基部通过一体注塑的板面闭合。
这种设计能够规避在注塑时的模具末端材质不均匀的问题,令把手位置的注塑质量更加稳定,且通过握柄内基部的板面封闭敞口,保证内部结构的封闭避免冰壶壳内进入杂质。
35.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