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9364发布日期:2023-12-30 14:3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雾化器能够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并将其雾化为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其中,雾化组件为雾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现有的部分雾化器,当雾化器的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消耗后,储液腔内处于负压状态,储液腔向雾化组件供液受到限制,容易发生雾化组件干烧的现象,从而损坏雾化组件。
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雾化器,解决现有的部分雾化器当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消耗后,储液腔内处于负压状态,储液腔向雾化组件供液受到限制,造成雾化组件干烧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件和雾化组件,所述储液件内分隔设置有储液腔和气流通道,所述储液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烟口,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烟口,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气流通道通过进液孔连通,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导液件和加热件,所述导液件封堵于所述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包括进液孔一和进液孔二,进液孔一与所述出烟口的距离小于进液孔二与所述出烟口的距离。
6.进一步的,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封堵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所述支架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孔一和进液孔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7.进一步的,所述导液件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液件位于所述进液孔一和所述进液孔二下方。
8.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件底部的底座,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9.进一步的,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气流通道、进气口均连通,所述进液孔一和进液孔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液件的两端分别穿过进液孔一、进液孔二并容纳于储液腔内。
10.进一步的,所述储液件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气流通道、进气口均连通,所述进液孔一和进液孔二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侧面,所述导液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
11.进一步的,进液孔一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进液孔二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最小距离。
12.进一步的,进液孔一与所述加热件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进液孔二与所述加热件的最小距离。
13.进一步的,进液孔一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进液孔一与雾化面的最小距离。
1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包括储液件和雾化组件,储液件内分隔设置有储液腔和气流通道,储液件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烟口,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烟口,储液腔与所述气流通道通过两个进液孔连通,两个进液孔分别为进液孔一和进液孔二,进液孔一与所述出烟口的距离小于进液孔二与所述出烟口的距离,雾化组件包括导液件和加热件,较上的进液孔一处与较下的进液孔二处存在压强差,较上的进液孔一主要负责回气,较下的进液孔二主要负责进液,雾化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储液腔向雾化组件供液顺畅,能够有效防止雾化组件发生干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未包括雾化液)。
20.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包括雾化液)。
21.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导液件消耗雾化液后)。
22.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进液回气时)。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10、储液件;
11、储液腔;
12、通气管;
121、气流通道;
13、出烟口;
14、支架;
141、进液孔一;
142、进液孔二;
20、雾化组件;
21、导液件;
22、加热件;
30、底座;
301、进气口;
40、雾化液;
50、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的雾化器包括储液件
10、雾化组件
20
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液件
10底部的底座
30,所述储液件
10内形成有储液腔
11,所述储液腔
11内用于储存雾化液
40。
所述储液件
10内设置有通气管
12,所述通气管
12沿储液件
10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通气管
12内形成有气流通道
121,所述通气管
12将所述储液腔
11和所述气流通道
121分隔开,所述通气管
12的顶部与所述储液件
10之间形成出烟口
13。
所述底座
30
密封设置在所述储液件
10的底部,所述底座
30
上设置有进气口
301,所述进气口
301与所述储液件
10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流通道
121连通所述进气口
301与所述出烟口
13。
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件
10内部还设置有支架
14,所述支架
14封堵于所述储液腔
11的底部,所述支架
14上开设有两个进液孔,所述储液腔
11与所述气流通道
121通过两个进液孔连通,所述两个进液孔分别为进液孔一
141和进液孔二
142,具体的,进液孔一
141与出烟口
13的距离小于进液孔二
142与出烟口
13的距离,即进液孔一
141的高度高于进液孔二
142的高度。
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
20
设置在所述储液件
10的内部,所述雾化组件
20
包括导液件
21和加热件
22,所述导液件
21倾斜设置在支架
14上,所述导液件
21封堵于两个进液孔处,导液件
21位于进液孔一
141和进液孔二
142下方,所述加热件
22设置在所述导液件
21上远离进液孔的一面,即设置在导液件
21的底部。
所述导液件
21用于吸附并传输雾化液
40,雾化液
40
通过进液孔从储液腔
11内流出,导液件
21能够对雾化液
40
进行吸附,具体的,所述导液件
21可以采用导液棉等,但并不局限于此。
所述加热件
22用于通电后加热导液件
21上的雾化液
40,从而将雾化液
40
雾化为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31.如图2所示,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
l1不大于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
l2,通过缩短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
l1,有利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发挥回气作用。
尤其对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之间还间隔着导液件
21的情况,缩短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可降低回气过程中导液件
21的内部阻力,有利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发挥回气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孔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是进液孔与气流通道
121流体相通的最小距离,而非最小直线距离。
32.如图2所示,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加热件
22的最小距离d1不大于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与加热件
22的最小距离d2。
缩短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加热件
22的最小距离d1,导液件
21上对应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位置的雾化液
40
消耗速度快,可快速降低回气过程中导液件
21的内部阻力,有利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发挥回气作用。
33.如图2至图5所示,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
l1不大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雾化面的最小距离(图未示),导液件
21上设置有加热件
22的一面即为雾化面,由于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在重力作用下位于导液件
21下端,如果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
l1大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与雾化面的最小距离,空气会优先由雾化面穿过整个导液件
21而进入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空气穿过时还需要经过导液件
21中有雾化液
40
的部分,气流通道
121中空气经导液件
21上部由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进入储液腔
11,储液腔
11中负压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导液件
21的内部阻力下降不明显,不利于发挥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的回气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孔与气流通道
121的最小距离是进液孔与气流通道
121流体相通的最小距离,而非最小直线距离。
34.实施例二
35.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支架
14设置在所述储液件
10的内部,支架
14的顶部与通气管
12连通,支架
14的底部与底座
30
上的进气口
301连通,支架
14上设置有雾化组件
20,雾化组件
20
包括导液件
21和加热件
22,所述支架
14上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进液孔,分别为进液孔一
141和进液孔二
142,导液件
2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进液孔并容纳于储液腔
11内,所述加热件
22设置在导液件
21容纳于支架
14内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导液件
21的两端设置在进液孔处即可,本实施例中导液件
21的两端分别穿过进液孔并伸入储液

11的设置方式是为了便于对导液件
21进行固定。
36.实施例三
37.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支架
14设置在所述储液件
10的内部,所述支架
14的顶部与通气管
12连通,所述支架
14的底部与底座
30
上的进气口
301连通,所述支架
14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进液孔,至少其中一个进液孔沿雾化器的轴向的高度高于另一进液孔沿雾化器的轴向的高度,具体的,进液孔包括进液孔一
141和进液孔二
142,进液孔一
141的高度高于进液孔二
142的高度,所述雾化组件
20
设置在支架
14的内部,雾化组件
20
包括导液件
21和加热件
22,导液件
21封堵于所述进液孔一
141处,加热件
22设置在导液件
21上。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雾化器中位置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处压强小,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处压强大。
加热件
22工作后消耗导液件
21中的雾化液
40,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饱和度降低,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在重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下迁移至导液件
21的下端,导液件
21中的气泡
50
则迁移至导液件
21的上端。
导液件
21上端的内部阻力变小,气流通道
121中空气经导液件
21上部由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进入储液腔
11,储液腔
11中负压不断减小,此过程中,由内外压差建立的大气压力克服导液件
21的内部阻力和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处的液压。
同时,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处压强大,储液腔
11中雾化液
40
通过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进入导液件
21下端,导液件
21内部在毛细力作用下克服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重力,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不断爬升。
直至储液腔
11内外压差建立的大气压力与导液件
21的内部阻力和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处的液压平衡,储液腔
11中雾化液
40
经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进入导液件
21上端,导液件
21中雾化液
40
饱和度回升,导液件
21完成雾化液
40
补充。
综上,由于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处与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处存在压强差,较上的进液孔一
141主要负责回气,较下的进液孔二
142主要负责进液,雾化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储液腔
11向雾化组件供液顺畅,能够有效防止雾化组件发生干烧。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
因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雾化器相同的技术效果。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