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9004发布日期:2023-12-30 14: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基于各种生产因素,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有不良品。
在加工过程中,生产加工好的工件一般统一传送至放置篮或者放置板内,而这些不良品也被统一传送到放置位内,后期难以区分,导致后期维护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故,在现在生产过程中,有生产商安排了工作人员对这些不良品进行下料。
而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工作人员容易碰触到其他良品的工件,可能导致良品的工件移位,造成二次损害。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徒手取料的效率较低,不符合现代快速生产的生产需求。
3.故,丞需要一种可自动分类不良品和良品且效率高、不会对工件有二次损伤的分类下料装置,以满足当代快速生产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其与外部控制机构连接,根据外部控制机构的指令能自动对工件分类,并进行下料传送,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
5.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包括架设于平台上的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上的一横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的一纵向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且正对于工件的一双机械手机构、固定于所述下料支架上的一传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靠近双机械手机构一侧且正位于所述双机械手机构下方的一推动机构;所述双机械手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且呈
“┐”
型的一机械手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朝向工件一侧的一第一机械手、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上且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第二机械手。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设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上且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第二手指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二手指气缸外侧的一良品气动手指、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手指气缸外侧的一不良气动手指。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朝向工件一侧的一第一手指气缸、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上的一第一气动手指。
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支架包括架设于平台上的一下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上侧边上的一上支撑板;所述横向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上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上端侧边上的一横向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朝向推动机构一侧的一横向导轨、滑动于所述横向导轨上的一横向滑块、固定于所述横向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且呈l型的一横向推动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横向推动件和所述横向滑块上的一横向传动板;所述纵向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传动板
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横向传动板上部的一纵向驱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横向传动板中部的一纵向导轨、滑动于所述纵向导轨上的一纵向滑块;所述机械手传动板其上端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其内侧固定于所述纵向滑块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朝向工件一侧的一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远离第二机械手一侧的一推动气缸、固定于所述推动气缸的一咬合件、以及咬合于所述咬合件上且贯穿于所述支撑座上端的一推动件;所述支撑座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推动件相匹配的一贯穿槽,所述推动件在该贯穿槽内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咬合件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咬合槽,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推动气缸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咬合件相匹配的一第二咬合槽。
14.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上的一传动带、设置于所述传动带中部的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传动带分为两条传送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通过将本装置设置为包括架设于平台上的下料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上的一横向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的一纵向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且正对于工件的一双机械手机构、固定于所述下料支架上的一传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靠近双机械手机构一侧且正位于所述双机械手机构下方的一推动机构。
所述下料支架用于支撑本装置上其他机构进行运作,起到稳定的作用。
17.通过将所述双机械手机构设置为包括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上且呈
“┐”
型的一机械手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朝向工件一侧的一第一机械手、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上且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第二机械手。
当工件被外部机械传送到本装置上时,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启动,推动连接于其上的纵向驱动机构和固定于纵向驱动机构上的双机械手机构向工件方向移动,然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启动,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双机械手机构向下移动,所述双机械手机构被带动达到工件位置后,所述第一机械手将工件夹持,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双机械手机构向上回缩,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带动纵向驱动机构和双机械手机构以及工件带动至靠近推动机构一侧,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双机械手机构下移,所述第一机械手将工件放置于推动机构上,然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双机械手机构回缩复位。
所述推动机构根据外部控制机构的信息将工件分类,如果工件为良品则维持原状,如果工件为不良品则推动机构将工件推向朝向横向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带动纵向驱动机构和双机械手机构朝向传送工件的外部机械一侧移动,直到第二机械手正对于被放置在推动机构上的工件位置。
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双机械手机构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手将分类好的工件夹持,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双机械手机构向上回缩,然后由横向驱动机构带动纵向驱动机构和双机械手机构以及工件移动至传送机构上,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双机械手机构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手将工件对应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由传送机构传送至后续的放置篮或者放置板上又或者其他加工机械上,完成本装置的下料工作。
整个过程自动流畅,无需人力,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
18.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
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位本实用新型夹持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1、下料支架;
11、下支撑板;
12、上支撑板;
2、横向驱动机构;
21、横向驱动气缸;
22、横向导轨;
23、横向滑块;
24、横向推动件;
25、横向传动板;
3、纵向驱动机构;
31、纵向驱动气缸;
32、纵向导轨;
33、纵向滑块;
4、双机械手机构;
41、机械手传动板;
42、第一机械手;
421、第一手指气缸;
422、第一气动手指;
43、第二机械手;
431、第二手指气缸;
432、良品气动手指;
433、不良气动手指;
5、传送机构;
51、传动带;
511、良品传送道;
512、不良品传动道;
52、分隔板;
6、推动机构;
61、支撑座;
611、贯穿槽;
62、推动气缸;
63、咬合件;
631、第一咬合槽;
64、推动件;
641、第二咬合槽;
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分类下料装置,包括架设于平台上的下料支架
1、设置于所述下料支架1上的一横向驱动机构
2、连接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上的一纵向驱动机构
3、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上且正对于工件7的一双机械手机构
4、固定于所述下料支架1上的一传送机构
5、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5靠近双机械手机构4一侧且正位于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下方的一推动机构6;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包括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上且呈
“┐”
型的一机械手传动板
41、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朝向工件7一侧的一第一机械手
42、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上且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6的一第二机械手
43。
28.所述下料支架1用于支撑本装置上其他机构进行运作,起到稳定的作用。
当工件7被外部机械传送到本装置上时,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启动,推动连接于其上的纵向驱动机构3和固定于纵向驱动机构3上的双机械手机构4向工件7方向移动,然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启动,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双机械手机构4向下移动,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被带动达到工件7位置后,所述第一机械手
42将工件7夹持,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向上回缩,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带动纵向驱动机构3和双机械手机构4以及工件7带动至靠近推动机构6一侧,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下移,所述第一机械手
42将工件7放置于推动机构6上,然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回缩复位。
所述推动机构6根据外部控制机构的信息将工件7分类,如果工件7为良品则维持原状,如果工件7为不良品则推动机构6将工件7推向朝向横向驱动机构2的一侧,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带动纵向驱动机构3和双机械手机构4朝向传送工件7的外部机械一侧移动,直到第二机械手
43正对于被放置在推动机构6上的工件7位置。
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手
43将分类好的工件7夹持,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向上回缩,然后由横向驱动机构2带动纵向驱动机构3和双机械手机构4以及工件7移动至传送机构5上,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手
43将工件7对应放置于传送机构5上,由传送机构5传送至后续的放置篮或者放置板上又或者其他加工机械上,完成本装置的下料工作。
整个过程自动流畅,无需人力,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
29.对于所述第二机械手
43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机械手
43包括设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上且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6的一第二手指气缸
431、固定于所述第二手指气缸
431外侧的一良品气动手指
43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手指气缸
431外侧的一不良气动手指
433。
当所述工件7被推动机构6进行分类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向下移动,使双机械手机构4正对于推动机构6位置,所述第二手指气缸
431启动,将良品气动手指
432和不良气动手指
433同时被第二手指气缸
431撑开,如果工件7为良品,则被所述良品气动手指
432夹持,然后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整体回缩上移,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带动纵向驱动机构
3、双机械手机构4以及被良品气动手指
432夹持的工件7传送到传送机构5上,然后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下移,所述良品气动手指
432将工件7对应置入传送机构5中,完成工件7良品的下料。
如果工件7为不良品则被推动机构6推动到正对于不良气动手指
433的位置,被不良气动手指
433夹持,然后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整体回缩上移,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带动纵向驱动机构
3、双机械手机构4以及被不良气动手指
433夹持的工件7传送到传送机构5上,然后纵向驱动机构3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下移,所述不良气动手指
433将工件7对应置入传送机构5中,完成工件7不良品的下料。
整个过程流畅且自动,无需人力,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结构简洁,造价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30.对于所述第一机械手
42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机械手
42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朝向工件7一侧的一第一手指气缸
4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421上的一第一气动手指
422。
当要夹持工件7时,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421启动,使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
421上得第一气动手指
422将工件7夹持,从而实现夹持工件7的目的。
31.对于所述下料支架1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下料支架1包括架设于平台上的一下支撑板
11、以及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
11上侧边上的一上支撑板
12;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
12上部。
所述下支撑板
11用于保护本装置的底部,也可通过螺丝等方式固定于平台上,达到稳定本装置的作用,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32.对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横向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
12上端侧边上的一横向驱动气缸
21、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板
12朝向推动机构一侧的一横向导轨
22、滑动于所述横向导轨
22上的一横向滑块
23、固定于所述横向驱动气缸
21的输出轴上且呈l型的一横向推动件
24、以及固定于所述横向推动件
24和所述横向滑块
23上的一横向传动板
25;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横向传动板
25上。
当需要带动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和双机械手机构4进行横向移动时,所述横向驱动气缸
21启动进行伸缩,带动连接于其输出轴上的横向推动件
24以及固定于横向推动件
24上的横向传动板
25进行横向移动,从而使固定于所述横向传动板
25上的纵向驱动机构3和固定于纵向驱动机构3上的双机械手机构4实现横向移动。
通过在所述上支撑板
12朝向推动机构一侧设置一横向导轨
22,以及在所述横向传动板
25的背面设置滑动于横向导轨
22上的横向滑块
23,从而使所述横向传动板
25受到横向导轨
22的导向作用,限制自身活动行程,进一步提高本横向驱动机构2移动的效率,利于本横向驱动机构2的配合度。
33.对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纵向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于所述横向传动板上部的一纵向驱动气缸
31、固定于所述横向传动板
25中部的一纵向导轨
32、滑动于所述纵向导轨
32上的一纵向滑块
33;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其上端固定于所述纵向驱动气缸
31的输出轴上,其内侧固定于所述纵向滑块
33上。
当需要带动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进行上移和下降时,所述纵向驱动气缸
31启动,将连接于其输出轴上的机械手传动板
41进行纵向移动,从而实现带动双机械手机构4进行上移和下降。
通过在所述横向传动板
25中部设置一纵向导轨
32,在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内侧设置滑动于所述纵向导轨
32,从而使所述机械手传动板
41受到纵向导轨
32的导向作用,限制自身活动行程,进一步提高本纵向驱动机构3的移动效率,利于本纵向驱动机构3的配合度。
34.对于所述推动机构6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
11朝向工件7一侧的一支撑座
61、固定于所述支撑座
61远离第二机械手
43一侧的一推动气缸
62、固定于所述推动气缸
62的一咬合件
63、以及咬合于所述咬合件
63上且贯穿于所述支撑座
61上端的一推动件
64;所述支撑座
61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推动件
64相匹配的一贯穿槽
611,所述推动件
64在该贯穿槽
611内活动。
所述双机械手机构4将工件7放置于所述贯穿槽
611内,外部控制机构通过分析得到工件7加工的情况,并根据该情况判断工件7是否为不良品,如果该工件7为不良品则控制所述推动气缸
62启动,所述推动气缸
62的输出轴伸出,使连接于其上的咬合件
63推动推动件
64往横向驱动机构2的方向移动,该推动件
64将被双机械手机构4放置于贯穿槽
611内的工件7推动至正对于不良气动手指
433的位置,使不良气动手指
433能准确将工件7夹持并在纵向驱动机构3和横向驱动机构2的配合下传送至传送机构5对应的位置,完成下料的操作。
整个过程流程且自动,并有效将工件7进行分类下料,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不良品进行回收再次加工,减少了后续维护不良成品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
35.对于所述咬合件
63咬合于所述推动件
64上的具体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咬合件
63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咬合槽
631,所述推动件
64朝向所述推动气缸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咬合件
63相匹配的一第二咬合槽
641,所述咬合件
63的前端咬合于所述第二咬合槽
641上,所述推动的尾端咬合于所述第一咬合槽
631上,从而实现所述咬合件
63稳定咬合于推动件
64上,为推动件
64提供稳定的动力。
36.对于所述传送机构5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
11正对于所述推动机构6上的一传动带
51、设置于所述传动带
51中部的一分隔板
52;所述分隔板
52将传动带
51分为两条传送道。
靠近良品气动手指
432的为良品传送道
511,靠近不良气动手指
433的为不良品传动道
512。
当工件7为良品时,该工件7被所述良品气动手指
432夹持传送到所述良品传送道
511上,然后由良品传送道
511传送置入良品的放置篮、放置板或者后续加工机械中。
当工件7为不良品时,该工件7被所述不良气动手指
433夹持传送到所述不良品传动道
512上,然后由不良品传动道
512传送至回收篮中,从而达到分类下料的目的,整个过程流畅且自动,无需人力,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当代快速生产的需求。
3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工件分类下料装置,是对具体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
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传送带、气缸、导轨、滑块及其他部件,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