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及生产工艺和应用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7020552发布日期:2024-02-09 13: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胶带的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及生产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硅橡胶泡沫是一种多孔、低密度、可压缩的高分子弹性体材料,由硅橡胶生胶、填料、硫化促进剂、泡沫橡胶等制成。混合均匀后,再经过高压高温等特殊工艺,形成硅胶泡棉。

2、硅胶泡棉具有优良的耐高温和耐低温,可在温度-40~250℃的条件下的空气或油类介质中使用,也具有耐臭氧、抗紫外线、抗蠕变性能、耐机械疲劳性、耐酸碱、抗老化以及柔软、弹性好、抗压缩形变性能、阻燃性能等优点。因此,硅胶泡棉常被用作减振垫、密封垫片、吸音材料、绝缘层材料、航空公司保温材料等。以上这些材料可以在运输设备、通讯和电气外壳、电子产品和零部件中应用。

3、通常硅胶泡棉在使用时,需要借助双面胶带使其稳定粘附于电子产品等的表面,通常硅胶泡棉采用的胶带为有机硅双面压敏胶,有机硅双面压敏胶不仅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而且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用于硅胶泡棉的贴附,使硅胶泡棉稳定粘附在电气产品等上。

4、但是现有的有机硅双面压敏胶对硅胶泡棉仅仅起到贴紧的作用,当通过有机硅双面胶将硅胶泡棉粘附于电气产品等上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或者受到撕开的力时,硅胶泡棉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导致硅胶泡棉对电气产品等的保护作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及生产工艺和应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1)将有机硅压敏胶水涂布于第一离型膜的表面,涂布量150-220g/m2,加热至120-150℃,固化1-3min,在第一离型膜上形成部分固化的硅胶压敏层;

4、2)通过模压,使硅胶压敏层上形成若个通孔,再涂布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于硅胶压敏层的表面,并使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渗透进入通孔中填充,uv固化1-5s,并形成部分固化的丙烯酸压敏层,得到半成品;

5、3)将半成品加热至120-150℃,固化1-5min,使硅胶压敏层进一步固化,得到复合压敏层;

6、4)将第二离型膜贴附于复合压敏层的丙烯酸压敏层一面,得到硅胶胶带。

7、通过上述生产工艺得到的硅胶胶带用在硅胶泡棉中,与硅胶泡棉粘附稳定,甚至可达贴死状态;如将贴附有硅胶胶带的硅胶泡棉贴附于电气产品等后,使其贴紧,当硅胶泡棉从电气等机壳的表面撕下时,难以将硅胶泡棉单独将撕下,或难以将硅胶胶带与硅胶泡棉完整撕下,而在撕下过程,仅能将硅胶胶带与硅胶泡棉一同撕破,说明硅胶胶带与硅胶泡棉达到一种贴死状态。

8、本技术中的撕破硅泡棉意指当硅胶泡棉稳定贴附在电气产品等上,即使用力撕扯也无法将完整的硅胶泡棉撕下,最终只能将部分的硅胶泡棉撕破,可见本技术的硅胶胶带用在硅胶泡棉中,能够与硅胶泡棉贴附稳定,同时与电气产品等也粘附稳定,而在撕扯过程,可实现撕破硅胶泡棉的现象。

9、具体地,步骤1)中,将有机硅压敏胶水以150-220g/m2的涂布量涂布在第一离型膜上,并温度120-150℃下,进行固化1-3min,此时有机硅压敏胶水进行部分固化,并形成部分固化得出硅胶压敏层;该步骤的目的形成一定厚度的硅胶压敏层,进一步提高与后续的丙烯酸压敏层粘接稳定。

10、而步骤2)中通过模压,模压时利用冲孔模具使其部分固化的硅胶压敏层冲孔形成若干个通孔,而冲孔的模具的表面润滑,因此在冲孔过程不会将硅胶压敏层中的部分固化的有机硅压敏胶水带走,同时,冲孔后,快速涂布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再快速在温度120-150℃下,进行uv固化1-5s,在该uv固化时间内使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胶水进行部分固化,形成部分固化的丙烯酸压敏层。

11、而在温度120-150℃、uv固化的过程,未完成固化的硅胶压敏层进一步固化,且有机硅压敏胶水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进行交联,使得硅胶压敏层与丙烯酸压敏层粘接稳定,此时的硅胶压敏层也部分固化。

12、步骤3)中,在温度120-150℃下,固化时间5-8min,使得硅胶压敏层进一步固化,从而得到压敏复合层,而步骤4)中,通过第二离型膜进行贴附,使其对丙烯酸压敏层进行保护,避免运输过程出现沾染灰尘的可能性。

13、综上,通过采用半固化的方式、模压、填充等方式配合,使形成的硅胶压敏层和丙烯酸压敏层粘接稳定,由于丙烯酸层部分固化,在使用时可以进一步通过uv固化,而在进一步固化的过程与硅胶泡棉或者电气产品等粘附稳定,从而到达贴死的状态,并在撕破时,可将硅胶泡棉连通硅胶胶带一同撕破。

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硅压敏胶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15、有机硅mq树脂20-30份

16、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15份

17、催化剂0.1-0.3份

18、有机硅增粘剂1-5份

19、溶剂5-10份。

20、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压敏胶水由以下方法制得:

21、按照重量份剂,称取5-10份溶剂、0.1-0.3份催化剂、1-5份有机硅增粘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称取20-30份有机硅mq树脂、8-15份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加热至85-95℃,搅拌0.5-1h,再升温至160-180℃抽真空1-2h;再加入全部的混合料a,在转速40-60r/min搅拌2-3h,得到有机硅压敏胶水。

22、上述方案的原料以及原料的用量为本技术较佳选择,通过有机硅mq树脂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形成有机硅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进一步加入有机硅增粘剂,使其进一步进行交联反应,进一步提高有机硅压敏胶水的粘附性。

23、采用以上工艺和配方制得的有机硅压敏胶水,用在生产本技术的硅胶胶带,在150-220g/m2的涂布量下,通过加热120-150℃,进行固化1-3min时,并未能将有机硅压敏胶水进一步固化,因此形成部分固化的硅胶压敏层。

24、同时形成的部分固化硅胶压敏层能够与丙烯酸压敏层粘接稳定,使得到的压敏复合层结构稳定,进一步提高压敏复合层与硅胶泡棉的贴附稳定性,能够达到贴死的状态,且在硅胶泡棉贴紧电气产品等后,撕开硅胶泡棉,仅能将硅胶泡棉撕破,不能将完整的硅胶泡棉撕破,从而达到撕破硅胶泡棉的现象。进而说明该硅胶胶带使得硅胶泡棉粘附稳定,减少出现脱落现象,提高对电气产品等的保护作用。

25、进一步地,催化剂优选为二新癸酸二甲基锡。

26、优选的,所述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乙烯基含量为0.63-1.06%,25℃时粘度为5000-8000cps;有机硅mq树脂的固含量为50%,m/q比值为0.6-0.9,25℃粘度为涂-4杯为15s。

27、以上原料的粘度、乙烯基、比值范围的选择,配合本技术的有机硅压敏胶水原料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压敏复合层与硅胶泡棉的贴合稳定,甚至可达贴死的作用,减少硅胶泡棉出现脱落的可能性,提高硅胶泡棉对电气产品等的保护作用。

28、进一步地,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10000;有机硅mq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11000。

29、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30、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2-5份

31、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1-0.5份

32、甲基丙烯酸月桂酯5-15份

33、过硫酸铵0.01-0.03份

34、环氧树脂1-3份

35、苯乙烯10-20份

36、有机硅增粘剂1-5份

37、光引发剂0.5-1份

38、溶剂10-20份。

39、通过以上原料制得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与硅胶泡棉粘附稳定,且与电气产品等的外壳粘附稳定,减少硅胶泡棉出现脱落的可能性。

40、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由以下方法制得:

4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5-10份溶剂、0.03-0.05份过硫酸铵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得到混合物a;称取5-15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0-20份苯乙烯、0.1-0.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称取0.5-1份光引发剂和5-10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将全部混合物b滴加至混合物a中,滴加时间1-2h,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率30-50r/min,再加入1-3份环氧树脂,继续搅拌20-30min,再加入1-5份有机硅增粘剂,继续搅拌20-30min,再加入全部混合物c,继续搅拌10-30min,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

42、通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单体进行复合,并在过硫酸铵的作用下进行聚合,溶剂起到稀释、溶解作用,加入的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提高耐温性和粘附性,再加入有机硅增粘剂,再进一步提高粘附性和耐高温性;且加入有机硅增粘剂后,过硫酸铵基本使用完;而光引发剂和溶剂的加入,进一步稀释,同时便于后续进行uv固化,并制得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

43、当用在硅胶胶带的生产工艺中,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经过uv固化后,形成的丙烯酸压敏层不仅与硅胶压敏层贴合稳定,而且得到的压敏复合层与硅胶泡棉的表面粘附稳定,甚至可达贴死状态,当撕开泡棉时,只能将泡棉胶带撕破,而不能将泡棉完整地与压敏复合层分离。

44、同时压敏复合层对电子产品等的外壳粘附性好,能够将硅胶泡棉稳定粘附在其表面,同时撕下硅胶泡棉时,也难以将其撕下,当在较大撕扯力下撕扯,也只能将硅胶泡棉连带压敏复合层撕破。从而减少硅胶泡棉出现脱落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硅胶泡棉对电气产品等的保护作用。

45、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增粘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46、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10份

47、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3份

48、羟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1-5份

49、四甲氧基硅烷0.1-0.5份

50、膨胀石墨5-10份。

51、以上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羟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复合,不仅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且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和有机硅压敏胶水的原料体系进一步交联,从而对其起到较佳的增粘效果,而膨胀石墨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吸附性以及导热性,能够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和有机硅压敏胶水的原料体系起到增加粘度效果,同时也减少硅胶泡棉长期处于高温下,而出现脱落的可能性。

52、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中的溶剂和所述有机硅压敏胶水中的溶剂均为乙酸乙酯。

53、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有机压敏胶水体系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体系都具有较好的溶解稀释效果。提高原料体系的分散性。

54、优选的,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907、光引发剂369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55、采用以上一种光引发剂,都具有较好的引发效果。

5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从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设置有轻离型层、压敏复合层以及重离型层,压敏复合层的厚度为0.01-0.1mm,所述压敏复合层包括硅胶压敏层和丙烯酸压敏层,所述硅胶压敏层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丙烯酸压敏层设置有嵌设所述通孔内部的凸起,所述硅胶压敏层与所述轻离型层贴合,所述丙烯酸压敏层与所述重离型层贴合,该硅胶胶带由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的生产工艺生产得到。

57、上述方案中,轻离型层为本技术硅胶胶带生产工艺中的第一离型膜,而重离型层为本技术硅胶胶带生产工艺中的重离型层,以上选用的压敏复合层厚度,不进能够与硅胶泡棉的表面粘附稳定,而且与电气产品等的外壳贴附稳定,减少硅胶泡棉在食用过程出现脱落的可能性。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撕破硅胶泡棉的硅胶胶带的应用,将硅胶泡棉的表面进行清洁,再将硅胶胶带的轻离型层剥离,并露出有机硅压敏层胶面,使硅胶泡棉的一面与有机硅压敏层贴合,按压,压力为1-2n,时间3-5s,再进行uv固化3-5s,得到带有硅胶胶带的硅胶泡棉。

58、本技术的硅胶胶带中的丙烯酸压敏层部分固化,在使用时,通过将轻离型层撕掉,露出压敏复合层,再将压敏复合层的硅胶层一面贴附于硅胶泡棉的一面,而丙烯酸层设置的凸起,贯穿通孔,且与硅胶压敏层形成一个平整的表面,当贴附于硅胶泡棉时,凸起的端部与硅胶压敏层的平面均与硅胶泡棉的表面粘接,甚至达到贴死的作用。经过按压,使其胶面充分与硅胶泡棉接触,在进行uv固化后,使得丙烯酸层进一步固化,进一步提高硅胶泡棉与硅胶胶带的粘附稳定性,当其用在电气产品等外壳减少出现脱落的可能性。提高硅胶泡棉对电气产品等的保护作用。

5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0、1、通过采用半固化的方式、模压、填充等方式配合,使形成的硅胶压敏层和丙烯酸压敏层粘接稳定,由于丙烯酸层部分固化,在使用时可以进一步通过uv固化,而在进一步固化的过程与硅胶泡棉或者电气产品等粘附稳定,从而到达贴死的状态,并在撕破时,可将硅胶泡棉连通硅胶胶带一同撕破。

61、2、本技术通过有机硅mq树脂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形成有机硅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进一步加入有机硅增粘剂,使其进一步进行交联反应,进一步提高有机硅压敏胶水的粘附性,用在生产本技术的硅胶胶带,能够进一步提高硅胶胶带与硅胶泡棉的贴合稳定性减少出现脱落的可能性。

62、3、通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单体进行复合,并在过硫酸铵的作用下进行聚合,溶剂起到稀释、溶解作用,加入的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提高耐温性和粘附性,再加入有机硅增粘剂,再进一步提高粘附性和耐高温性;且加入有机硅增粘剂后,过硫酸铵基本使用完;而光引发剂和溶剂的加入,进一步稀释,同时便于后续进行uv固化,并制得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耐高温性。

63、4、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羟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复合,不仅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且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和有机硅压敏胶水的原料体系进一步交联,从而对其起到较佳的增粘效果,而膨胀石墨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吸附性以及导热性,能够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水和有机硅压敏胶水的原料体系起到增加粘度效果,同时也减少硅胶泡棉长期处于高温下,而出现脱落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