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9405发布日期:2023-12-30 14: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负压修复装置包括纯棉纱布、医用敷料、泡沫敷料、薄膜敷料、纱布绷带。
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
2017210181892中公开的名称为: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其中包括负载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胶原蛋白海绵层、聚氨酯海绵层、医用硅胶膜、吸盘和引流管,胶原蛋白海绵层的下表面适于与创面贴合;聚氨酯海绵层覆盖在所述胶原蛋白海绵层上表面;医用硅胶膜贴附在所述聚氨酯海绵层的上表面;吸盘贴附在医用硅胶膜上表面;引流管与吸盘连通。
4.但是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
2017210181892中提到的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其中海绵层与皮肤接触,海绵敷料通过发泡工艺制备成絮状网络的海绵状敷料,引流阻力大,在早期阶段引流出液性和部分小颗粒有形物后,逐渐发生由深而浅的堵塞,在泡沫材料底层形成隔断层,泡沫材料渐渐变硬,使负压引流装置慢慢失去应有的效能,新生的肉芽组织容易长入,更换敷料时容易撕除肉芽组织或敷料的碎片易残留于肉芽组织中,创面的渗出物和细菌更易粘附于敷料中,导致局部负压失效进而加重感染,而且聚乙烯醇敷料使用过程中随着醇基的丢失,敷料会变硬,会压迫创面导致局部缺血甚至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片,上盖设置于下片上,上盖与下片之间形成引流空腔,上盖的四周设置有侧片,用于完全覆盖下片。
8.所述上盖靠近下片的一侧设置有硅胶材质的支撑柱,用于支撑维持引流空腔结构。
9.所述上盖上设有引流部件,用于引流处创面渗出物,上盖上位于引流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冲洗接口,用于给药和冲洗引流空腔,上盖和下片的侧边设置有飞边,用于贴合创面维持稳定的负压环境。
10.优选地,所述引流部件包括引流管、连接管和球形头,球形头固定设置于上盖上,连接管倾斜设置于球形头一侧,引流管插接于连接管上。
11.优选地,所述球形头的一侧设有冲洗管,冲洗管连通在冲洗接口上,冲洗管连接注射器用于冲洗引流空腔,冲洗管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堵头。
12.优选地,所述上盖上且位于球形头内设有引流口,支撑柱阵列设置于引流空腔内以形成蜂窝结构。
13.优选地,所述上盖远离球形头的一侧设有上挡圈,球形头内位于引流口处也设置
有支撑柱,用于防止球形头受负压产生塌陷。
14.优选地,所述下片上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上设有硅胶材质的辅助支柱,用于配合引流口处的支撑柱防止球形头凹陷。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修复装置,采用上盖与下片配合形成引流空腔,保证引流清创的高畅通性,且引流空腔内设置若干硅胶支撑柱,便于贴合不同部位的皮肤,支撑引流空腔,且保证治疗过程的舒适性;
17.2、本实用新型修复装置,给药与清洗方便,硅胶材质不会与创面粘黏,且使用简单,质地柔软,贴合性良好,可在患者运动时保持稳定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和刺激;
18.3、本实用新型修复装置,上盖与下片贴合面设置上挡圈,挡圈与支撑柱同高,可阻止装置负压从四侧析出,充吸创面周边健康肌肤,造成肌肤损伤,也可在较弱负压下防止创面分泌物流出。
19.4、本实用新型修复装置,上盖的外围带有同材质的飞边,使修复装置操作方便,贴合创面,使创面获得稳定持续的负压环境。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剖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片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如图1所示,修复装置用于对患者创面提供负压环境,局部给药的过程中,可对患者创面的渗出物进行冲洗清理,修复装置包括上盖1,上盖1的四周固定设有侧片
11,上盖1与下片2配套使用,下片2与患者创面附近皮肤接触贴合,用于为创面提供密闭环境。
29.上盖1设置于下片2上方,在上盖1与下片2之间形成具有负压的引流空腔,且侧片
11与皮肤贴合,且位于下片2的外侧,完全包裹住下片2,使得外界的污染不会直接接触下片2,也防止下片2裸露在外造成脱落,避免下片2被污染。
30.上盖1上设置有引流部件与冲洗接口,引流部件包括引流管
3、连接管
13和球形头
12,球形头
12固定设置于上盖1上,且连接管
13连接于球形头
12的一侧,连接管
13与水平面夹角为锐角,则连接管
13倾斜连通于球形头
12上,且引流管3插接于连接管
13上,用于创面
渗出物的负压引流。
31.如图
1、图
2、图3所示,在球形头
12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
14,冲洗管
14连接于冲洗接口上,且冲洗管
14上连接有堵头
15,冲洗管
14连接给药器可对下片2下方的创面进行给药,且冲洗管
14连接注射器,可注入生理盐水,对创面和引流空腔冲洗。
32.如图4所示,上盖1上位于球形头
12内设置有引流口
18,引流口
18连通着球形头
12和连接管
13,将引流空腔内的渗出物从引流管3排出,上盖1与下片2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
16,支撑柱
16为硅胶材质,用于在引流空腔内形成蜂窝结构,采用柔性硅胶材质的支撑柱
16提高了装置的舒适性,且对引流空腔进行支撑,保证引流空腔的稳定,引流口
18内也设置有支撑柱
16。
33.如图
2、图
5、图6所示,上盖1远离球形头
12的一侧设置有上挡圈
17,当上盖1与下片2贴合时,上挡圈
17与下片2贴合连接,用于对引流空腔进行密封,阻止装置负压从四侧析出充吸创面周边健康肌肤,避免引流空腔内的渗出物外流,造成污染。
34.下片2上开设有引流孔
22,引流孔
22上设置有辅助支柱
21,辅助支柱
21也采用硅胶材质,与球形头
12内的支撑柱
16的端部配合连接,用于维持球形头
12的结构,防止球形头
12因引流空腔负压而造成内吸凹陷,维持球形头
12形状,保持畅通的引流通道。
35.一种高畅通负压修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6.在术后的患者创面上贴服下片2,使引流孔
22靠近创伤处,方便给药和引流,且将引流管3插接于连接管
13上,在对其上挡圈
17与下片2对齐后,将上盖1贴合于下片2上,且上盖1的飞边与皮肤接触,进一步维持负压环境,且便于操作,且侧片
11的边缘处进行的飞边处理,阻止装置负压从四侧析出充吸创面周边健康肌肤,避免引流空腔内的渗出物外流造成污染,美观且实用。
37.支撑柱
16在引流空腔内形成蜂窝结构,负压吸引流畅,不宜堵塞,且硅胶具有优异的水密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质的侵入,保证创面的干燥和冲洗,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在引流空腔内的渗出物过多时,则接通引流设备,通过引流管3对创面和引流空腔内的渗出物进行引出,保证创面冲洗。
38.在空腔内无法负压吸附干净时,则打开冲洗管
14上的堵头
15,利用注射器向冲洗管
14内注入生理盐水,对引流空腔进行冲洗,冲洗后的生理盐水从引流管3排出,还可通过冲洗管
14向创面进行给药,提供给药功能。
39.本修复装置引流畅通,支撑柱
16保持修复装置结构稳定,且提供便于给药清洗的功能,使用简单,质地柔软,贴合性良好,可在患者运动时保持稳定,并适应不同皮肤类型、不同创口位置和变化,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和刺激,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舒适。
4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