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10808454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单元、型号为iw3605的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式整流器br1、电阻r1至r25、电容c1至c15、薄膜电容cy1、电感l3、变压器t1、二极管tvs1、二极管d1至d4、mos管q1至q3、三极管q4至q5、稳压管z1至z2;在浪涌电阻r3上面增加了mos驱动电路,驱动不接调光器的情况下,输出二极管的纹波电压会让mos处于常开状态,短路浪涌电阻,降低浪涌电阻的功耗,在浪涌测试和调光状态的时候,会使mos处于关闭状态,大电流走浪涌电阻,保证调光效果和抗浪涌效果。
【专利说明】
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技术背景
[0002]用于调光的led驱动电路在led照明产业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随着技术演进,目前的用于调光的led驱动电路一般多采用芯片作为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案,这类方案具有电路简单、性能优良的特点,但是光有好的芯片还是不够的,构成完整电路所需要的围绕芯片的外围电路设计非常重要。
[0003]目前现有的方案,为了调光效果和浪涌,需要设定浪涌电阻的阻值。输入功率的上升会带动输入电流的上升,在浪涌电阻上面的功耗增加,造成温度的上升和效率下降。在大功率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效率,原有的设计为了保证调光效果,需要一路bleeder电路,在每个调光周期对pi型电路上放电,消耗额外的功率,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保证调光效果和抗浪涌效果的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单元、型号为iw3605的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式整流器brl、电阻rl至r25、电容cl至c15、薄膜电容cyl、电感l3、变压器
11、二极管1731、二极管01至04、]\?)3管01至03、三极管04至05、稳压管21至22。
[0006]mos管q2的漏极、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tvsi的一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正极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l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稳压管z2的正极均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均与稳压管z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tvsl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阻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负极连接;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容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lo、rl i的一端、薄膜电容cyl的一端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mos管q3的漏极;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l o、rl i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二极管di的负极;二极管di的正极、mos管ql的漏极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正极、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l7、rl8、rl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源极;电阻rl2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l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ll的另一端、r20的一端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到变压器tl输出绕组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电阻r24、r23串联;r2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2、c13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正极;变压器ti输出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l 2、cl 3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负极且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6后和电容c6的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r20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电容c8的一端、电阻rl6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二极管dl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电容c9、clo的一端、稳压管zi的正极、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mos管q3的源极、电容c9、c1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到稳压管zl的负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薄膜电容cy1、电容c6、电容c7、电阻r19、电容c8、电阻r17、r18、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7]进一步地,输入单元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l、电感l1、电感l2;自恢复保险丝fl—端与交流电l端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l另一端与电感li连接,电感li连接电感l2、电感l2接入桥式整流器brl的交流接入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tvsl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5为pnp型三极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1、电感l2均为共模电感。
[001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浪涌电阻r3上面增加了m o s驱动电路,驱动不接调光器的情况下,输出二极管的纹波电压会让mos处于常开状态,短路浪涌电阻,降低浪涌电阻的功耗,在浪涌测试和调光状态的时候,会使mos处于关闭状态,大电流走浪涌电阻,保证调光效果和抗浪涌效果,同时电路删除了 bleeder电路,简化了电路和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单元、型号为iw3605的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式整流器brl、电阻rl至r25、电容cl至c15、薄膜电容cyl、电感l3、变压器
11、二极管1731、二极管01至04、]\?)3管01至03、三极管04至05、稳压管21至22。
[0014]mos管q2的漏极、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tvsi的一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正极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l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稳压管z2的正极均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均与稳压管z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tvsl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阻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负极连接;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容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lo、rl i的一端、薄膜电容cyl的一端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mos管q3的漏极;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l o、rl i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二极管di的负极;二极管di的正极、mos管ql的漏极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正极、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l7、rl8、rl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源极;电阻rl2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l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ll的另一端、r20的一端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到变压器tl输出绕组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电阻r24、r23串联;r2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2、c13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正极;变压器ti输出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l 2、cl 3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负极且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6后和电容c6的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r20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电容c8的一端、电阻rl6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二极管dl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电容c9、clo的一端、稳压管zi的正极、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mos管q3的源极、电容c9、c1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到稳压管zl的负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薄膜电容cy1、电容c6、电容c7、电阻r19、电容c8、电阻r17、r18、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5]进一步地,输入单元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l、电感l1、电感l2;自恢复保险丝fl—端与交流电l端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l另一端与电感li连接,电感li连接电感l2、电感l2接入桥式整流器brl的交流接入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tvsl为瞬态抑制二极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5为pnp型三极管。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1、电感l2均为共模电感。
[0019]所述型号为iw3605的控制芯片为市售,各引脚的具体定义和功能就不加赘述。
[0020]驱动没有增加调光器的时候,当整个电路反馈建立起来,输出电压上升到一定阈值的时候,通过分压电阻和电容充电并最终被钳位到稳压管电压(15v?18v),vgs>vth(on),q2管导通,使得r3电阻短路,在浪涌状态的时候,瞬间的高电压使得q5导通,对c15放电,使得q2关闭,r3不再被短路,重新并入电路中,电流在电阻上产生大压降,这时起到抗浪涌的作用,在前切调光状态的时候,每一个调光周期都会有低压到高压的跃迀,瞬间的高电压使得q5导通,对c15放电,使得q2关闭,r3不再被短路,重新并入电路中,增加调光效果。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单元、型号为iw3605的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式整流器brl、电阻rl至r25、电容cl至cl 5、薄膜电容cyl、电感l3、变压器tl、二极管tvs1、二极管dl至d4、m0s管ql至q3、三极管q4至q5、稳压管zl至z2; mos管q2的漏极、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tvsi的一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正极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l5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i的一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容cl5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稳压管z2的正极均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均与稳压管z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tvsi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阻端均与桥式整流器brl的负极连接;电容c3电阻r21串联后的电容端、电感l3电阻r2并联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0、r11的一端、薄膜电容cyl的一端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8后连接到mos管q3的漏极;电阻r4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lo、rl i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二极管dl的负极;二极管di的正极、mos管ql的漏极均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一次侧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正极、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栅极;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r18、r1的一端均连接到mos管ql的源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l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ll的另一端、r20的一端连接到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一端;电容cl4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到变压器ti输出绕组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电阻r24、r23串联;r23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2、c13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正极;变压器ti输出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12、cl 3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电路输出端负极且接地; 电阻r5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6后和电容c6的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2引脚;电容c7的一端、电阻rl9的一端、r20的另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4引脚;电容cs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5引脚;二极管dl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6引脚;电容c9、cl o的一端、稳压管zi的正极、电容c5的一端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7引脚;mos管q3的源极、电容c9、cl o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连接到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13的一端均连接到稳压管zl的负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l 2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三极管q4的集电极; 薄膜电容cy1、电容c6、电容c7、电阻r19、电容c8、电阻r17、r18、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变压器tl输入绕组二次侧的另一端均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单元包括自恢复保险丝fl、电感l1、电感l2;自恢复保险丝fl—端与交流电l端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l另一端与电感li连接,电感li连接电感l2、电感l2接入桥式整流器brl的交流接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tvsl为瞬态抑制二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5为pnp型三极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可控硅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1、电感l2均为共模电感。
【文档编号】h05b33/08gk205491340sq20162023701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王勇
【申请人】厦门市合佳兴电子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