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8199发布日期:2023-12-30 13: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


背景技术:

2.传统数字喷墨印刷或数字喷墨打印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扫描式(multi-pass)和单程式(single-pass/one-pass)。
其中,扫描式打印方式为承印物固定不动,通过移动打印头实现图像输出;单程式打印方式为打印头固定不动,通过移动承印物实现图像输出。
在喷印行业里,pass值画面成型需要打印的次数即单位面积的掩盖次数,pass数越高打印速度越慢,打印质量越好,pass数和打印精度有关。
多pass扫描式打印的优点在喷头一次扫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会被下一次扫描所覆盖,扫描次数越多,越可能掩盖单次打印产生的错误。
3.现有技术在提升打印精度的方向上多为增加pass数或是增加喷头数,增加pass数带来的缺点是打印速度的明显降低,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增加喷头数带来的问题是打印机成本的显著提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如何能解决多pass喷墨打印中喷墨车在反复扫描移动时磨损较大,支撑结构的稳固性有待提高是本领域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在大幅面喷墨打印机中,能够为产生以上打印效果的喷墨车提供一个空间足够、支撑力足够并且制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框架,也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用以解决多pass喷墨打印中喷墨车在反复扫描移动时磨损较大,支撑结构的稳固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及支撑结构安装不够简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设置于打印平台,其中,包括沿x方向分布两个以上的子框架,连接于所述子框架下方的悬梁,所述子框架为门型支撑框架,所述子框架和所述悬梁形成缓冲空间、打印喷绘空间和操作空间,所述悬梁包括一个,所述悬梁支撑喷墨车在其上滑动,所述喷墨车包括多组喷头,每组喷头包括多个在y方向上排列的、相同颜色的喷头,喷头在x方向上排列成多行,a喷头和b喷头为任意的两行,实现a喷头与b喷头位置互换的插孔移位喷墨。
6.有利于通过多pass喷墨打印方法提升图案的打印效果,消除图案色差,增加分辨率;有利于通过所述子框架为所述悬梁提供更为稳固的支撑力,有利于通过所述悬梁限制喷墨车的滑动轨迹。
7.进一步的,c喷头为不同于a喷头或b喷头的一行,所述喷墨车沿y轴方向按移位距离p实现a喷头、b喷头和c喷头任意两行位置的互换。
8.有利于通过多组喷头交替工作降低打印过程中由于喷头高度、喷头电压以及喷墨的温差变化容易使打印图文产生色差的色差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喷墨打印的分辨率。
9.进一步的,所述子框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连接于两个立柱顶端的支撑梁,所述立柱
和悬梁在x方向形成第一框架面,所述立柱和支撑梁在y方向形成第二框架面。
10.有利于通过门型支撑框架形成下方的操作空间,从而避免喷墨车在来回扫描过程中空间被占用;有利于通过立柱和悬梁形成的第一框架面为喷墨车在x方向上提供稳固支撑力,有利于通过立柱和支撑梁形成的第二框架面为喷墨车在y方向上提供稳固支撑力。
11.进一步的,在第一框架面上,两个子框架的间距d1:所述悬梁的长度d的比值为
1/2,所述子框架距离所述悬梁的端部d2:所述悬梁的长度d的比值为
1/4。
12.有利于通过特定的d1:d=
1/2和d2:d=
1/4的比值来使得悬梁的受力不集中于中心处,并由子框架为其分担,从而增加所述框架的结构稳固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悬梁为矩形梁结构,所述矩形梁由至少两条长度方向尺寸相同的矩形子梁拼接构成,所述矩形子梁为空心梁,内部设有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所述矩形子梁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高度方向的尺寸。
14.有利于通过将两个矩形子梁进行拼接从而加强矩形梁的强度,有利于简化矩形梁结构的安装;有利于通过现有空心梁制造所述矩形梁,从而降低所述悬梁的制造成本;有利于通过贯穿于整个空心梁的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将所述矩形子梁上的受力均匀的引导并分布到整个矩形梁结构上,避免应力过于集中从而影响矩形梁的使用寿命。
15.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梁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小于高度方向,由两条横截面相同的矩形子梁拼接构成。
16.有利于通过宽扁形的矩形梁降低所述悬梁的重心,同时有利于引导所述悬梁上的应力往立柱方向分散;有利于通过横截面面积相同的矩形子梁平均分散所述悬梁上的受力,同时降低矩形梁的制造工序和成本。
1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子梁为具有厚度均匀侧壁的空心梁,拼接侧由两个矩形子梁一侧侧壁共同组成,在所述矩形梁形成厚度为其他部位两倍的中间支撑板,拼接侧的圆倒角在矩形梁上下侧中间形成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矩形梁两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至少覆盖两个矩形子梁的侧壁、中间支撑板和凹槽的端面。
18.有利于通过中间支撑板为矩形子梁加强结构强度,有利于通过矩形子梁的拼接在所述悬梁的两端形成工字型截面,从而加强所述悬梁的抗弯强度;有利于通过中间支撑板的厚度为其他部位的两倍进一步加强所述悬梁的抗弯强度;有利于通过端板将所述凹槽的端面、中间支撑板和矩形子梁的侧壁同时连接于一个平面上,从而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19.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悬梁上的水平方向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方向驱动装置为同步带或直线电机,驱动所述喷墨车沿x轴方向扫描喷墨,沿y轴方向插孔移位打印。
20.有利于通过水平方向驱动装置实现喷墨车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运动,从而实现喷墨车在打印喷绘空间上不仅可以来回扫描,同时还能调整喷墨车在y轴方向的位移,从而实现不同喷头进行插孔移位的喷绘。
21.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悬梁上的竖直方向驱动装置,所述竖直方向驱动装置为丝杠,驱动所述喷墨车沿z轴方向调整喷墨高度。
22.有利于通过竖直方向驱动装置实现喷墨车在z轴方向的运动,从而调整喷墨车的喷墨高度,提高喷墨车的定位精度;有利于通过丝杠来简化喷墨车的控制组件,从而简化所述悬梁的维护流程,降低所述悬梁的维护成本。
23.进一步的,所述喷墨车在打印喷绘空间沿x方向以匀速v移动,在缓冲空间和/或操
作空间以匀加速
0-v移动。
24.有利于喷墨车在运动至打印介质前调整加速或减速,以维持在打印介质上的恒定速度,从而使得喷墨过程中喷墨均匀,保证打印质量。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框架上的悬梁为往复扫描喷墨的喷墨车提供支撑力;通过拼接的矩形子梁增加悬梁的抗弯强度;通过框架上的立柱分担悬梁上的力,从而加强框架的稳定性;通过立柱的分布为喷墨车的扫描喷墨提供更宽阔的空间,同时框架的制作安装更为简单便携。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的正视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梁结构端面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梁结构剖面示意图。
30.附图标识说明:缓冲空间
10,打印喷绘空间
20,操作空间
30,子框架
100,立柱
110,支撑梁
120,悬梁
200,矩形子梁
210,横向支撑
211,纵向支撑
212,中间支撑板
213,喷墨车
300。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组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2.实施例
33.如图
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pass喷墨打印框架,设置于打印平台上方,其中,包括沿x方向分布两个以上的子框架
100,连接于所述子框架
100
下方的悬梁
200,所述子框架
100
和所述悬梁
200
形成缓冲空间
10、打印喷绘空间
20
和操作空间
30,所述悬梁
200
包括一个,所述悬梁
200
支撑喷墨车
300
在其上滑动,所述喷墨车
300
包括多组喷头,每组喷头包括多个在y方向上排列的、相同颜色的喷头,喷头在x方向上排列成多行,a喷头和b喷头为任意的两行,实现a喷头与b喷头位置互换的插孔移位喷墨。
34.本实施例中,以打印平台上的一个位置为初始位置,喷墨车
300
沿x轴方向完成第一次扫描式喷墨,喷墨车
300
沿y轴方向按移位距离实现a喷头与b喷头位置的互换,喷墨车
300
沿上一次扫描式喷墨的x轴反方向完成下一次扫描式喷墨直至打印结束。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子框架
100
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前后分布,所述悬梁
200
同时连接于两个子框架
100
的下方,并形成三个空间,所述缓冲空间
10用于喷墨车
300
在多pass扫描打印过程中的暂停、变速以及喷墨车
300
的位移调整,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用于喷墨车
300
在该范围内进行扫描喷墨,所述操作空间
30
用于喷墨车
300
在多pass扫描打印过程中的启动、停止和喷墨车
300
的位移、扫描次数的调整设定。
36.本实施例中,开始喷绘打印工作前,先将打印文件通过图稿栅格图像处理器将其转换为打印控制软件需要的格式,经过加载后,操作人员在所述操作空间
30
中点击打印,打印机读取到加载的打印文件信息后开启打印任务,所述喷墨车
300
由所述操作空间
30
沿所
述悬梁
200
的轨道滑动至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所述喷墨车
300
在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上移动,并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进行第一遍扫描喷墨;喷墨完成后,所述喷墨车
300
继续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滑动至所述操作空间
30,使得所述喷墨车
300
暂停在所述操作空间
30
内,同时,所述喷墨车
300
开始调整y方向的移位距离;调整好位移距离后,所述喷墨车
300
由所述缓冲空间
30
滑动至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此时,所述喷墨车
300
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返回进行第二遍扫描喷墨;完成喷墨后,所述喷墨车
300
停止于所述操作空间
30
内。
37.c喷头为不同于a喷头或b喷头的一行,所述喷墨车
300
沿y轴方向按移位距离实现a喷头、b喷头和c喷头任意两行位置的互换。
38.本实施例中,所述a喷头、b喷头和c喷头内的出墨颜色各有差异,为了弥补不同喷头在打印介质上的显色效果,采用多次扫描覆盖喷墨的方式来消除色差。
在所述喷墨车
300
按移位距离进行移动后,所述a喷头和所述c喷头在打印介质上的位置进行了互换。
39.所述子框架
100
为门型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立柱
110和连接于两个立柱
110顶端的支撑梁
120,所述立柱
110和悬梁
200
在x方向形成第一框架面,所述立柱
110和支撑梁
120
在y方向形成第二框架面。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子框架
100
由两个立柱
110和一个支撑梁
120
组成,所述支撑梁
120
沿y方向放置,两个立柱
110沿y方向一前一后放置,且所述支撑梁
120
正交连接于两个立柱
110上,所述子框架
100
中的立柱
110和支撑梁
120
形成门字形框架面,为第二框架面;两个子框架
100
沿x方向相邻放置,且所述悬梁
200
正交连接于两个子框架
100
上,两个子框架
100
中靠近前侧的两个立柱
110与所述悬梁
200
在x方向形成门字形框架面,为第一框架面;通过沿x方向放置的所述悬梁
200,沿y方向放置的所述支撑梁
120
以及沿z方向放置的所述立柱
110共同形成的第一框架面和第二框架面,从而加强了所述框架的结构稳固性。
41.在第一框架面上,两个子框架
100
的间距d1:所述悬梁
200
的长度d的比值为
1/2,所述子框架
100
距离所述悬梁
200
的端部d2:所述悬梁
200
的长度d的比值为
1/4。
42.本实施例中,两个子框架
100
与所述悬梁
200
连接后,将所述悬梁的长度d切割为前、中、后三段,中段为两个子框架
100
的间距d1,前段和后段均为所述子框架
100
距离所述悬梁
200
的端部d2,d1的长度为d2的两倍,d1:d=
1/2,d2:d=
1/2。
43.所述悬梁
200
为矩形梁结构,所述矩形梁由至少两条长度方向尺寸相同的矩形子梁
210拼接构成,所述矩形子梁
210为空心梁,内部设有横向支撑
211和纵向支撑
212,所述矩形子梁
21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大于高度方向的尺寸。
44.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梁
200
为矩形梁结构,该矩形梁用于抵消所述喷墨车
300
往复移动产生的弯曲磨损,以提高所述悬梁
200
的抗弯强度;所述矩形梁由两条长度、宽度、高度均相同的矩形子梁
210焊接而成,为了避免所述矩形子梁
210过重造成所述框架的受力强度过大,从而影响所述框架的使用寿命,所述矩形子梁
210是空心梁;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矩形子梁
210的抗弯强度,在所述矩形子梁
210内设有9条横向支撑
211和9条纵向支撑
212,且所述横向支撑
211是同时贯穿连接于两个矩形子梁
210的。
45.所述矩形梁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小于高度方向,由两条横截面相同的矩形子梁拼接构成。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梁呈扁方形,由两个矩形子梁
210在y方向并排拼接而成,所述矩形梁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为
60cm,高度方向的尺寸为
40cm,所述矩形子梁
200
的横截面尺
寸为
30cmx40cm,拼接后的所述矩形梁的横截面尺寸为
60cmx40cm。
47.所述矩形子梁为具有厚度均匀侧壁的空心梁,拼接侧由两个矩形子梁一侧侧壁共同组成,在所述矩形梁形成厚度为其他部位两倍的中间支撑板,拼接侧的圆倒角在矩形梁上下侧中间形成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矩形梁两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至少覆盖两个矩形子梁的侧壁、中间支撑板和凹槽的端面。
48.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子梁
210为方通管,该管型为现有规格中的常见管型,因此所述矩形子梁
210可以就地取材并进行焊接,其制作成本低且结构稳固性高;焊接过程中,两个矩形子梁
210的侧壁连接后形成中间支撑板
213,由于所述矩形子梁
210的厚度均匀,因此所述中间支撑板
213的厚度为所述矩形子梁
210其他部位的两倍,所述中间支撑板
213和所述矩形子梁
210在端面形成工字型,有助于加强所述矩形梁的抗弯强度;两个矩形子梁
210焊接后,由于矩形子梁
210的四个角为圆倒角,因此,拼接后的两个矩形子梁
210在矩形梁上下侧中间形成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所述中间支撑板
213和所述矩形子梁
210的侧壁在所述矩形梁的端面通过所述端板焊接封闭。
49.还包括位于所述悬梁
200
上的水平方向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方向驱动装置为同步带或直线电机,驱动所述喷墨车
300
沿x轴方向扫描喷墨,沿y轴方向插孔移位打印。
50.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梁
200
上的水平方向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墨车
300
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在x方向上控制所述喷墨车
300
的启动、停止、变速和行进方向,在y方向上控制所述喷墨车
300
的位移距离。
51.还包括位于所述悬梁
200
上的竖直方向驱动装置,所述竖直方向驱动装置为丝杠,驱动所述喷墨车
300
沿z轴方向调整喷墨高度。
52.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梁
200
上的竖直方向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墨车
300
在z方向移动,控制所述喷墨车
300
距离打印平台的高度,从而精准控制喷墨范围和打印效果。
53.所述喷墨车
300
在打印喷绘空间
20
沿x方向以匀速v移动,在缓冲空间
10和/或操作空间
30
以匀加速
0-v移动。
54.本实施例中,开始喷绘打印工作时,喷墨车
300
由停止状态的车速0加速至启动状态的车速v,喷墨车
300
由所述操作空间
30
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滑动至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喷墨车以匀速v在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上移动,并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进行第一遍扫描喷墨;喷墨完成后,喷墨车继续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滑动至所述操作空间
30,其车速由v降低至0并使得喷墨车暂停在所述操作空间
30
内,同时,喷墨车开始调整y方向的位移;调整好位移距离后,喷墨车由车速0加速至再次启动状态的车速v,喷墨车由所述缓冲空间
30
滑动至所述打印喷绘空间
20
;此时,喷墨车以匀速v的状态沿所述悬梁
200
的轨道返回进行第二遍扫描喷墨;完成喷墨后,喷墨车由车速v降至0并停止于所述操作空间
30
内。
5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