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36578964发布日期:2023-12-30 14: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


背景技术:

2.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
在盐渍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有:(1)溶陷,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氯盐渍土地区,氯盐渍土浸水后盐分溶解,使得土体强度降低从而造成溶陷;(2)盐胀,该病害主要发生在硫酸盐盐渍土中,由于硫酸钠在结晶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引起路基土体变形失稳;(3)翻浆,即由于排水不畅使得路基强度弱化,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出现不均匀起伏、弹软或破裂冒浆等的现象;(4)冻胀,指的是路基水在冬季受低温影响,温度较高的水向温度较低的土层方向转移,在温差聚水作用下,水分迅速聚集并逐渐形成聚冰层而对路基结构产生破坏的现象。
由此可知,盐渍土路基发生的病害多是由水分纵向迁移引起的。
因此,阻滞路基内部的水分纵向迁移,可有效避免路基水、盐害。
3.现有的路基盐水隔断结构存在结构不稳定,排水不顺畅等问题。
现有的路基结构通常在路基某一深度设置一定厚度的防水层(例如土工布防水层)或碎石层(如砾石层);但是,土工布存在易破损的缺点,不能长期抑制路基内部的水分迁移;而采用砾石隔断层的路基结构存在稳定性较差的缺点。
4.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结构稳定且能长期阻滞路基内部水分迁移的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能长期抑制路基内水分迁移的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包括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的第一路基填料层、盐水隔断层及第二路基填料层组成,所述路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填方边坡,所述盐水隔断层为疏水散体材料层。
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路基填料层和第二路基填料层之间设置盐水隔断层,长期阻滞了水分在路基本体的纵向迁移,从根本上减少了路基水害、盐害问题的发生几率。
地表水下渗至所述盐水隔断层,因疏水散体材料层的疏水作用而无法继续下渗,而从侧向的填方边坡渗流排出;毛细水上升至隔断层,也会因疏水散体材料层的疏水作用而无法继续升高,而从侧向的填方边坡渗流排出;地表水和毛细水能顺畅排出路基本体,避免因排水不畅而产生翻浆、冻胀的现象;与此同时,盐分迁移也因水分的纵向迁移路径的阻断而减弱,减少了溶陷、盐胀发生的几率。
9.与砾石层相比,疏水散体材料层施工更加方便,使用寿命更加长久,整体结构的稳
定性较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填方边坡设置有若干布管孔道,若干布管孔道交错设置,所述布管孔道贯穿所述填方边坡的两侧,所述布管孔道内设置有渗滤管,所述渗滤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渗滤孔,渗滤孔的孔径不大于
0.1mm。
本实用新型在填方边坡设置布管孔道,并在渗滤孔内铺设渗滤管有利于水分从路基本体及时渗流排出,适用于降雨较多的地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盐水隔断层的厚度不小于
0.2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疏水散体材料层中疏水散体材料的粒径不大于
0.5mm。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路基填料层和第二路基填料层均为土壤层。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填方边坡为浆砌片石护坡或片石混凝土护坡。
填方边坡的设置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稳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路基本体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路基本体的坡度比为
1:1.5。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还包括两道对称设置的护坡道,所述护坡道的一侧与对应填方边坡的底边相接,所述护坡道沿所述填方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
17.进一步的,所述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还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路基本体与护坡道之间,所述排水沟沿所述护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18.进一步的,所述护坡道的宽度不小于
1m。
19.从路基本体排出的水分及时汇流至排水沟,有利于保持路基本体结构的稳定性;护坡道的设置有利于边坡稳定。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路基填料层和第二路基填料层之间设置疏水散体材料层,长期阻滞了水分在路基本体的纵向迁移,从根本上减少了路基水害、盐害问题的发生几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填方边坡,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的纵剖图。
23.图中,
1-路基本体,
11-第一路基填料层,
12-盐水隔断层,
13-第二路基填料层,
2-填方边坡,
21-布管孔道,
3-护坡道,
4-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路基本体1由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的第一路基填料层
11、盐水隔断层
12及第二路基填料层
13组成,路基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填方边坡2,盐水隔断层
12为疏水散体材料层。
26.填方边坡2设置有若干布管孔道
21,若干布管孔道
21交错设置,布管孔道
21贯穿填方边坡2的两侧,布管孔道
21内设置有渗滤管,渗滤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渗滤孔,渗滤孔的孔径不大于
0.1mm,以便路基本体1内的水分从渗滤孔进入渗滤管,经渗滤管排出。
27.盐水隔断层
12的厚度不小于
0.2m;盐水隔断层
12位于积水位上方,盐水隔断层
12与积水位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0.2m;疏水散体材料层中疏水散体材料的粒径不大于
0.5mm。
2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积水位是指地表积水的水位。
29.第一路基填料层
11和第二路基填料层
13均为土壤层。
30.填方边坡2为浆砌片石护坡或片石混凝土护坡。
31.路基本体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路基本体1的坡度比为
1:1.5。
32.所述盐渍土地区路基盐水隔断结构还包括两条排水沟4及两道护坡道3,两条排水沟4对称设置,两道护坡道3对称设置;护坡道3位于排水沟4与填方边坡2之间,排水沟4沿护坡道3的长度方向延伸;护坡道3的一侧与对应填方边坡2的底边相接,护坡道3沿填方边坡2的长度方向延伸;护坡道3的宽度不小于
1m;护坡道3的设置有利于边坡稳定。
33.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路基填料层
11和第二路基填料层
13之间设置盐水隔断层
12,可长期阻滞水分在路基本体1的纵向迁移,从根本上减少了路基水害、盐害问题的发生几率。
其具体原理如下:
34.地表水下渗至所述盐水隔断层
12,因疏水散体材料层的疏水作用而无法继续下渗,而从侧向的填方边坡2渗流排出;毛细水上升至隔断层,也会因疏水散体材料层的疏水作用而无法继续升高,而从侧向的填方边坡2渗流排出;地表水和毛细水能顺畅排出路基本体1,可以有效避免因排水不畅而产生翻浆、冻胀的现象;与此同时,盐分迁移也因水分的纵向迁移路径的阻断而减弱,减少了溶陷、盐胀发生的几率。
35.本实施例在填方边坡2设置渗滤孔,并在渗滤孔内铺设渗滤管,有利于水分渗流排出;本实施例还设置了排水沟4,渗流排出的水可及时汇流至排水沟4,有利于保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盐水隔断结构不仅适用于盐渍土地区,还适用于降雨较多的地区。
36.与砾石层相比,疏水散体材料层施工更加方便,使用寿命更加长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37.本实用新型不涉及材料本身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疏水散体材料层中的疏水散体材料为现有的疏水石英砂,或者公开号为cn113502165a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疏水散体材料。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